中国现在的经济问题是一个双通缩综合作用的结果,再说简单点就是耶伦不愿意印钱刺激经济,周小川也不愿意继续印钱刺激经济,而印的钱最后会通过通缩消耗大部分。你去看东南亚金融危机时期的中国股市,经济一片萧条,但股市却是大涨。你再去看08年金融危机,伴随着危机的还有前期的经济波动和后期的股票大涨。而这一次面对美国加息,对中国经济而言,和以前是一样的道理。既不能叫资本大量逃逸,又要剪羊毛,这叫磨刀不误砍柴工。
而证监会的过度干预和股票市场的熔断,打断了这个发展的趋势。其实把中国的GDP、M2、中国股指对照,你就能估算出2016年,中国要达到金融战争的战略目的,和最后要的目标,那就是股市过万。国家队进入股市,然后又是干预,又是正反,但股民明显信心不足,不愿意买就是不愿意买。所以需要房地产这种不能变现的金融衍生产品,来撑后股市时期的金融维稳的局面,这就是周小川为什么要给房地产上杠杆的原因。其实周小川还能继续上6000亿人民币*500倍的杠杆,但就我看来房地产价格的持续上涨,已经达到了中国金融的战略的预期目标。
把几次金融危机的情况综合到一起去看,一个常识就是东南亚金融危机和08年金融危机以后股市暴涨以后有序的暴跌。现在的问题就是房地产怎么有序暴跌?地方政府和中央政府的利益是不一致的,而房地产+地方政府的炒作也不可能把房地产市场拉动起来。6月份耶伦一加息,周小川的货币政策就明朗了,或者收紧银根与美国竞争资本。这样有可能会造成中国经济加速下行,但周小川会(有可能)通过人民币贬值应对。或者周小川再给房地产搞一个杠杆。我认为前者的可能性比较大,后者的可能性比较小,所以中国目前的战略就是拖时间。对于美国而言,加息的压力也非常的大。他的社会生产效率已经遇到了天花板,虽然有页岩气革命这样的加息营销策略(战术),但最终提高能源价格打压日本、中国、西欧的经济也是经济战略的重中之重。
假如把美国目前的通缩当成一个时间段来看的话,2016年3月30日的耶伦讲话就是分水岭,最困难的时间已经过去,以后的日子对于中国经济来说也非常困难,但最困难的时间段已经过去。对应的看中国的股市、房地产市场,假如股市过万点,现在也就是2016年3、4月份的样子。其实股票市场的指数其实就是房地产的指数,我们可以把房地产当成一个整体,整合进股票市场,你就会发现房地产市场本身就是股市的一个部分。
这种情况下怎么保证自己的财产安全,在我看来,看清楚这种形式和规律,提早套现离手。中国经济未来有两个趋势,一是恶性通胀,二是中国华丽转身,干净、迅速的完成解放战争。假如恶性通胀,那货币和所有的一切都会消失,那讨论的前提也就不存在了。中国假如通缩,当然是持有货币,最后就是如何赖账的问题。为了保证经济的整体安全,就要壮士断腕,那就要把所有(大部分)的债务注入一家公司、银行、企业,然后让他破产,我也不知道是哪一家银行,你们懂的。所以我建议大家做好预防措施,避免不必要的麻烦。物价会在双通缩的打压下,最后得到有效的控制。然后我们可以购置一些有价值的资产,开始下一轮的经济扩张周期。而08年至今的货币发行以及与其配套的金融政策,将会成为中国经济史上一个样板模型。
本人关注全球经济动态,洞悉财经趋势热点,专注原油/沥青、白银、铜等现货投资指导,从业以来,服务过很多社会精英,作为他们现在财务自由的智囊,协助管理资产,希望能结识更多渴望成功的朋友。欢迎志同道合的朋友交流探讨经验心得,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笔者官方微信 JDZJ68,工作忙碌,非诚勿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