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一国政府或央行,宣布了一项从逻辑上极为利好金融市场的政策,但投资者却对此连续作出反向解读,你认为原因在哪里?今年的日本市场,或许可以解答这一问题。
日本政府再遇“负利率式”尴尬
今年1月底,日本央行史无前例地迈向了负利率阵营。日本央行在1月29日意外宣布降息至负0.1%,然而,金融市场随后对这一本应是重大利好的消息却作出了截然相反的反应,日经225指数在随后的一周时间里暴跌了4000点,美元兑日元更是从121关口跌至了111关口附近,重挫10日元!
而在今日,同样的一幕似乎又再度上演了。日本首相安倍晋三日内正式宣布,决定把上调消费税的时间推迟两年半,以期提振日本经济以及外界对他增长计划的信心。日本原定于明年上调消费税。
这是安倍第二次推迟上调消费税。2014年4月份日本消费税上调至8%,拖累国内经济陷入衰退,之后他决定将第二次上调消费税至10%的时间延迟至2017年4月份,并承诺,除非日本爆发经济危机,否则不会进一步推迟上调消费税。
然而,上述同样看似利好的消息,却又一次在金融市场上掀起了截然相反的波澜。日经225指数在今日推迟增税的消息爆出后出现快速跳水,收跌近2%,美元兑日元盘中也急挫近100点,失守110关口。
两次明显的利好消息,两次明显违背常理的市场走向,无论是日本政府还是日本央行,在今年似乎都有些“流年不利”。
从金融市场的整体环境看,不得不首先提及的一点是,无论是年初的负利率,还是今天的推迟增速,日本政府和央行所挑选的释放政策转变的时间点,似乎都不是很好。
在年初,大宗商品价格的暴跌和对中国市场前景的忧虑,令日本央行负利率的利好被彻底覆盖,日元甚至持续因避险效应而走高。
而在今天宣布推迟增税前,市场也刚刚经历了隔夜英国退欧风险加剧的忧心一幕,放眼6月,无论是即将到来的英国退欧公投,还是可能上演的美联储加息,都已经提前令市场感到人心惶惶。
上述时间点上的不凑巧,可以说是日本政府或央行的“不幸”。然而即便如此,投资者似乎依然不能忽视的一点是,这样的“不幸”可能并不如表面所呈现的那么简单。从另一个角度看,日本市场当前或许正陷入另一个怪圈——“你眼中的利好,我眼中的利空!”
你眼中的利好,我眼中的利空!
在今年1月日本央行负利率反而导致日股暴跌后,市场人士事后对这一现象的一个解读是——日本投资者或许已经在押注,日本央行的任何货币刺激举措,已难以再起到显著提振经济、通胀的效果。而如今,同样的猜测显然也停留在此次日本政府推迟增税的话题上——这是否已经预示着日本政府放弃财政改革,安倍经济学彻底失败了呢?
换言之:日本决策层眼中的利好,正成为日本投资者眼中的利空!
路透社就指出,日本首相安倍晋三此次再度把消费税上调时间推迟两年半,基本上形同放弃财政改革,日本信评将岌岌可危,降评导致企业借贷成本上升的风险也将增大。
分析师表示,两年内二度推迟上调,意味着日本整顿财政的努力遭受重大挫败,2020财年之前实现预算扭亏为盈的目标也变得几乎不可能。日本第一季经济勉强躲过衰退,分析师预计,本季经济就算有成长,幅度也是微乎其微,因新兴市场需求疲弱以及薪资增长缓慢,沉重拖累出口及消费。
日本摩根大通证券高级分析师Masamichi Adachi说,“安倍显然没那么认真看待财政纪律,预算平衡目标一开始就被视为操之过急,现在看来将被舍弃,或者将延后几年再说。”部分分析师称,安倍晋三把消费税上调推迟至2019年10月,基本上已形同放弃,因为到那时他不太可能还在任上。他出任执政党党魁进而担任首相的任期到2019年9月为止。
三菱UFJ摩根士丹利固定收益分析师稻留克俊说,“这等于是冻结消费税上调计划,这可能会被解读为,安倍将不会在首相任期内施行财政改革。”
国际三大评级机构之一的标准普尔此前表示,鉴于低迷的经济增长表现,安倍推迟上调消费税“有一些道理”。但该机构警告称,由于财政或货币刺激的空间有限,日本需加快结构性改革。标普去年将日本的主权评级调降至A+。
SMBC日兴证券认为,若日本在财政改革问题上继续拖拖拉拉,可能会面临主权评级被调降的风险,从而推升一些企业在海外融资的成本。
极力支持安倍政策的日本学者之一、哥伦比亚大学教授伊藤隆敏称,推迟上调消费税与“安倍经济学”的基本原则正背道而驰。此前,“安倍经济学”的三支箭包括大胆的货币宽松、灵活的财政政策以及促增长策略。
(编辑:北斗金师)
在投资市场,你永远不是一个人在战斗,而是有我以及我身后的一群人,除了老师的角色,我更希望的是诚心去交你这个朋友,我能给你的就是:教你如何做好一个资产管理者。
我的专业,你的诚业,茫茫人海,若求得一知音,足矣!!
———油市投资分析及回顾问题(北斗老师:beidou5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