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5月18日美联储“意外透露”6月份可能加息后,美联储主席耶伦5月28日再度发声,调整了6月份可能加息的说法,称“未来数月加息可能是合适之举”,暗示7月份可能加息。与此同时,其他美联储官员则在不同场合轮番表示将在6月份加息。
早在去年夏天,美国就嚷嚷着加息,但直到今年1月份才加息。美联储把一个可以预期的结果摆弄得如云似雾,凭借“口舌动作”,对全球金融市场形成不小的扰动。这些运作的背后,其实是金融话语权的争夺。
笔者以为,作为全球第二大经济体的中国,在制定和实施货币政策时,固然要考虑美元政策,但更应立足国内,并兼顾美国以外的其他经济体,而不能围绕着美元加息这个“指挥棒”起舞。一方面,我们应当给美国以必要的提醒,要求其承担大国责任,不能率性而为,玩弄“货币权术”;另一方面,我们在制定实施货币政策时,不仅要考虑自身经济发展需要,还要努力与其他经济体实现多赢。
我国目前出台的政策措施都是基于这样的考量制定的。首先,央行、国家外汇管理局等相关部门手中有一篮子的政策工具,这些政策工具可以推进改革的进一步深化,也能应对美联储可能到来的加息。所以,市场完全不必担心。
5月27日,央行在谴责个别外媒报道的同时,强调将始终坚持市场化改革方向,增强人民币汇率双向浮动弹性,保持人民币汇率都在合理、均衡水平上的基本稳定。这其实是给市场吃了一颗“定心丸”:对于其他经济体货币政策的变化,央行不会坐视不理。
在应对美联储利率政策变动方面,国家外汇管理局回应得更直接。今年以来,国家外汇管理局和其他相关部门加强了对资本流出节奏的把控,成果是显著的。今年3月下旬,国家外汇管理局相关部门负责人称,在美元加息过程中产生的资本外流,总体是在外汇管理和央行相关货币政策调控范围之内的,是能够承受的。现行的外汇管理工具箱里的政策工具是丰富的、足够的。
在近期人民币对美元中间价不断走低之时,国家发改委5月25日要求中国企业境外发债密切关注国际资本市场动态和我国国际收支状况、经济金融形势等,强化外债风险意识。这是政府部门在告诫中国企业,要为美联储加息做好准备。
从上面的分析可以看出,在应对其他经济体货币政策调整这件事上,已经不是央行一个部门在行动,而是多个部门形成了联动机制。所有政策措施立足于国内经济金融安全,着眼解决实际问题,同时也最大限度地弱化了美联储利率变动对我国经济金融带来的负面影响。
其次,央行推出的人民币国际化的措施将继续发酵,有利于化解美联储可能加息带来的市场冲击。
笔者寄语:
投资这座山,原本没有顶、没有头。不要站在旁边羡慕他人成功,其实成功一直都在你身边。只要你还有生命,还有能创造奇迹的双手,就没有理由当过客,更没有理由去抱怨失败。聪明的人,一味向前看,智慧人,事事向后看;聪明人,是战胜别人的人;智慧人,是战胜自己的人。修心要当以净心为要,投资要当用慧眼远眺。稳健投资之道,千万别想一夜暴富,积小胜为大胜,才是正确的投资心态。古人云: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千里之行始于足下,大海虽然浩瀚,也是有无数个小水滴组成的。撰稿人:圣手霸金/微信号kk093262
解读世界形势要闻,剖析全球投资大趋势!投资是一个完整体系包括投资理念,投资心态,资金管理,风险控制,投资策略,操作手法与思路,本人专注于原油沥青、铜等现货投资,有交流需要的朋友,可以关注老师薇--信:kk093262(复制),追踪市场动态、直击全球热点、剖析突发事件、每日行情解读,敬请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