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尔街则不同,只要你有常春藤盟校的文凭,进入门槛就会非常低
Q:雷曼兄弟破产时,它被当成了众矢之的,这是不是不太公平?
雷曼兄弟是唯一受到公平对待的公司。这些公司的命运本该全部留待市场主宰。我觉得雷曼倒下没什么值得悲伤的。相反,我认为高盛和摩根士丹利没有步它的后尘,这倒是件憾事。我本想看看这场危机如何发展下去。问题是,我们都会为此付出代价。这种情况险些发生,但我认为如果真的发生了,它所带来的长期影响应该会更好。
Q:在对这场危机进行报道的过程中,什么最令你感到惊讶?
我意识到,每个人不管怎么做,实际上都获得了回报。在写《大空头》这本书的时候,我最初把它想象成一种赌注,下注的任何一方都有赢家和输家。从某种意义上说的确如此,但在华尔街,即使是输家也能致富。失败也能获得如此丰厚的回报,这件事萦绕在我脑海中,挥之不去。他们并不傻,他们只是在物质的刺激下,做出了灾难性的事情。
Q:提出银行业救助计划的亨利·保尔森最近表示,“每一场金融危机爆发的根源都是错误的政府政策。”你觉得这种说法有道理吗?
政府的有些政策的确很白痴。但将故事的起因和结尾都归结为政府政策的想法是非常愚蠢的。华尔街通过一个庞大的欺诈网络,自己一手策划了这场危机。如果华尔街继续这样运作下去,我认为,政府几乎没有办法阻止他们干坏事。物质刺激是这个问题的根源所在。在华尔街的赌局中,做决策的人并不是拿着自己的钱去下注,他们是拿着别人的钱去下注,因此他们不会有责任感。
Q:这场危机的另一些根源性因素都是构成人类状态的核心要素——乐观、轻信、贪婪和恐慌。到底有没有办法能让人克服这些情绪呢?
是啊,你能怎么做呢?你可以减少这种行为方式所能获得的回报,你还可以更严厉地处罚如此行事的人。这场危机从一定程度上来说事关道德问题,而道德问题是在华尔街结构转变的过程中随之出现的。当存在合作关系、而且人们的资金处于极大的风险之中时……就会促使他们以这种方式行事,这是符合他们所属机构的长期利益的。长期行为与短期行为有很大的不同——前者鼓励一种完全不同的道德观。几十年来在华尔街,短期的灵敏性一直受到鼓励,而且能获得很高的报酬。所以就形成了这样一种文化。不管有没有人指出来,华尔街就是这样一种从业环境。
在我看来,由此导致的后果就是,你完全忽略了社会责任感。
Q:这与财富分配不公,也就是那百分之一的富人有关吗?
这与人们的财富多少没什么关系,而是因为他们的激励体系发生了变化,这改变了一部分人的价值观。我认为这是个重要的问题。由此导致的结果是,人们不再相信这个体系。你为什么要相信呢?不信任带来的代价难以估量,但这个代价会很严重。如果你在2008年的时候问我,改革进程会自行沿着已有的方式进行下去吗?我会告诉你,决不会如此,这个体系将发生一种更剧烈的变革。但这种情况没有出现,我不知道促成这种变革的必要条件是什么,也不知道还会爆发哪些危机。
Q:硅谷是否已经取代华尔街,成为聪明的年轻人实现百万富翁梦想的地方?
我的感觉是,尽管这场金融危机减弱了华尔街大公司的吸引力,但它对校园里的年轻人来说仍然有魅力,一个简单的原因就是,在硅谷,你必须要真的通晓这个行业的某些知识才行,而华尔街则不同,只要你有常春藤盟校的文凭,进入门槛就会非常低。如果你是那种实际上一无所知的孩子,华尔街依然是个不错的地方。
Q:你现在更容易入睡了吗?
还和以前一样睡得那么少吗?我的情绪处于一种非常复杂的状态:局面变得越糟糕,对我就越有利。很奇怪,对我来说最糟糕的事情或许就是,金融行业找到了正确的运转方式。
Q:今后还可能爆发别的危机吗?
会,但我现在还不能点破它,因为我正在写一本关于它的书。这本书将于明年3月出版。
Q:危机是会在这本书出版之前爆发,还是出版之后爆发呢?
我也说不清楚。
文/灵犀淘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