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行行长周小川最近有关房地产市场的讲话可能会引导投资重新涌入这一领域,在短期内提振经济增长,但长期而言则有可能引发更大幅度的回调。
中国房地产市场近期又迎来价格上涨高峰
彭博亚洲首席经济学家欧乐鹰和经济学家陈世渊撰文称,前美联储主席格林斯潘有一句名言:央行很难确定泡沫。这并不意味着它们就不能创造泡沫。中国央行行长周小川最近有关房地产市场的讲话可能会引导投资重新涌入这一领域,在短期内提振经济增长,但长期而言则有可能引发更大幅度的回调。
周小川在上周的讲话中表示,从中国的情况看,个人住房贷款占银行总贷款的比重相对偏低,有很多国家住房贷款可能占总贷款的40%-50%,中国只有百分之十几。他还指出,中国的房地产部门仍处在发展阶段,住房贷款是安全的产品,商业银行在定价方面应该有更大的灵活性。解读中国央行的讲话从来都非易事,不过这看上去像是一个支持扩大房贷的明确信号。
央行行长并不是万能的。但是他们的讲话确实很有分量。在2015年3月的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会议上,周小川暗示支持股市上涨。摇摇欲坠的上涨行情迅速转变成了一往无前的牛市。在他发表讲话前三个月,上证综合指数仅上涨了13%。在之后的三个月涨幅则高达53%。
周小川最新的讲话会造成什么影响呢?中国的房地产行业已经处在周期性上升的过程中。销售面积再次上升——2015年最后三个月同比增长6%。价格也已经恢复上涨,大城市尤其如此。周小川对加杠杆的支持或许会令这一趋势加速。
希望在于这将有助于阻止经济增速进一步下滑。已经有初步迹象显示开发商正准备重新开工建设。中国30大城市的土地出让规模在2015年末恢复增长。库存已回到历史平均水平。房价上涨也会为国内投资者提供投资渠道,抑制资本外流。
房地产市场的中期前景仍然疲弱。由于多年的过度建设,市场上已经充斥着空置房——彭博行业研究估计在1,000万套左右。中期而言,住宅建设必然会回落到与需求相应的水平。即使如此,中国的决策者仍有促成短期周期性复苏的余地,在信贷能够跟上的情况下更是如此。
这一策略面临三方面的风险:
一、如果开发商对前景保持悲观,那么信贷的大量涌入可能会提升销售面积和价格,却无法带来促进GDP增长所需的建设力度的增强。
二、如果开发商确实作出反应,建设了更多住宅,那就会在短期内提振增长。但供应过剩局面加剧会增加未来的痛苦,因为建筑活动最终会回落到与需求相符的水平。
三、房地产市场的投机性泡沫可能会比股市更为持久,考虑到房地产价格往往不会大幅偏离基本面就更是如此。但在信贷枯竭时,它也很容易受到突然逆转的冲击。
格林斯潘刚一退休,美国就发生了房地产市场泡沫破裂,给他担任美联储主席期间的辉煌纪录蒙上了阴影。就房地产杠杆而言,中国的基数较低。这意味着中国还有一定的余地加大信贷力度以支持需求,而不会立即引发对美国式次贷崩盘的恐慌。即便如此,如果周小川的讲话导致今天的房地产贷款增加,那么就会提高明天的价格风险。
本人对现货原油、沥青、现货铜等有深入的研究,如果你做单不顺或投资经常资金缩水,那么你可以多关注本人。专业成就品质,实力铸就信誉。金融领域,博大精深,每天行情波折不断,我所能做的就是用我的研究经验,给大家帮助。更多行情添加薇-信:qx5962,投资有风险,操作需谨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