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悉:从2014年起,以美国为首的联盟开始针对IS发动空袭,然而如今IS非但没有瓦解反而愈加发展壮大,人们不禁质疑拥有最强大军队的美国的打击为何如此没有成效。对于这个问题,美国的死对头俄罗斯揭示了简单的答案;巴黎恐袭事件似乎一下子拉近了俄罗斯与西方的关系,不管是假意还是真心。
俄罗斯经济受低油价所困,此时中国又雪中送炭签订数十亿大单。俄罗斯的算盘打得好:西方不亮还有东方;国际能源署宣布中国正式成为该组织的联盟国。

此次中国以联盟国而非成员国的身份加入,联盟国在承担国际能源署规定义务时,可能相对责任较轻且并不一定具有强制约束力;欧洲央行将在12月初召开政策会议决定是否扩大对欧元区的经济刺激,如果欧央行认为油价下跌是由于需求不足引起的,则代表世界经济前景不景气,或加大经济刺激的力度。
【揭秘:俄国的怒火】
CNN高级白宫通讯记者JimAcosta在一场新闻发布会上向美国总统奥巴马提问了如下问题:"众所周知,我们美国拥有世界上最强大的军队,要攻打IS时也得到了几乎每个国家的支持。但我想每个美国人心里都有这样一个疑问,请恕我冒昧,那就是:为什么我们就是搞不定这些混蛋?"

而今年初司法监督组织(JudicialWatch)发现的五角大楼解密报告,就可以解开很多疑惑。报告简单点来说就是下面这个意思:"若逊尼派极端分子可以在叙利亚东部建立国家,那将是一件好事。因为那将动摇阿萨德政权,并切断伊朗与黎巴嫩真主党的联系,从而将伊朗什叶派置入危险境地。"

答案就是,如果做到了,那么可以动摇叙利亚阿萨德统治的一股主要力量就会消失,不仅如此,美国将不再有理由继续留在叙利亚。那样的话,就等于将叙利亚的政治未来拱手让给俄罗斯和伊朗。这一结果不仅仅美国不愿意看到,对卡塔尔和沙特来说也同样如此。
所以连俄罗斯都说:"尽管美国宣布了关于共同打击IS极端组织的雄伟计划,但通过分析一年多以来以美国为首对IS发动的空袭,可以得出一个结论,那就是他们的空袭是带有选择性的,保守的,而且在大多数情况下,并没有真的攻击到IS目标。

美国的这一立场严重的威胁了叙利亚作为一个国家的前景。俄罗斯对美国领导的在叙利亚境内的反恐空袭的评估都基于详细结果的观察。其实我们得到的结果少之又少,但唯一清楚的就是自从2014年8月至今,IS极端组织在其控制区域日益发展壮大了起来。"
对于俄罗斯来讲,此次事件也正中俄下怀,美养毒蛇可不管那么多,所以给了铁腕普京一个很好的借口,回首就是几十枚炸弹,炸到"鸭绿江另一头",正可谓醉温之意不在酒。打击了IS不说,还抢夺了市场,还树立了大国身份.。.也因美"教子无方",法国为脱干关系在临走之前还和俄罗斯争执了一番,然后一起丢炸弹去了,只剩下奥巴马,只能默默的附和,咬咬牙回去打电话去了。

本次事件不用过多的去分析,单单从各国的根本利益去看的话,都能瞧出个所以然。本次事件也由"财产问题"转移到"安全问题"。因政治引发的经济问题也不容小觑。整个事件的来龙去脉针对原油来讲都是不好的。
【俄只有中国,而中国还有别人】
自从油价去年开始大幅下跌,所有依赖原油利润的国家一直感受着压力,或许俄罗斯最为明显。卢布与油价一齐下跌,其币值较2014年年中下跌80%。在去年初入侵克里米亚并支持乌克兰分裂分子之后,俄罗斯遭受到欧洲和美国的经济制裁。上周公布的数据显示,俄罗斯GDP已经连续第三个季度收缩,经济深陷衰退之中。

由于油价低迷、西方的制裁以及沙特抢占欧洲原油市场,俄罗斯经济严重受困,本周中国向俄罗斯支付了一笔巨额油气预付款,缓解了俄罗斯经济的燃眉之急。俄罗斯最大的原油企业俄罗斯原油公司(Rosneft)最近收到了一笔自制裁以来最大的海外资金--来自中国的9965亿卢布(约972.6亿人民币)原油预付款。中国现在是俄罗斯最主要的贸易伙伴。但对中国来说,俄罗斯并不是中国的主要贸易国,尽管俄罗斯在中国的贸易伙伴国中能排入前10名。虽然中国需要俄罗斯的能源,原油和天然气,但中国的能源进口多元化,俄罗斯也并非是中国唯一和主要的能源供应商。
【中国被加入能源署】
国际能源署最早是由经合组织在1974年为应对石油危机时成立,创立初衷是为协调各成员国的石油政策,以便在未来石油供应再次出现紧张局面时,能够采取统一的紧急应对措施。目前,国际能源署共有包括美国、英国、日本、德国等29名成员国。其功能与石油输出国组织(OPEC)颇有些类似,不过国际能源署的成员国都是石油进口国,且均为经合组织(OECD)成员国。

而中国却"联盟国"身份与国际能源署常用的"成员国"在称法上有所差异。在国际能源署此前对于相关国家的划分中,只有成员国和非成员国之分,并未出现联盟国这一提法。加入本是没有问题的,但是国际能源署规定在出现石油危机时,必须接受统一释放战略石油储备的调派。这点上中国肯定是不会参与进去,但是世界能源需求的重心逐渐向中国等新兴国家转移,这促使国际能源署考虑拓展其成员国的范围,以期保持该组织的话语权。曾多次与中国沟通加入该组织的事宜,不过迟迟未能实现。
【原油下跌是供的问题,还是需的问题】
欧洲央行下月是否决定在欧元区采取新的经济措施或许取就决于其对油价下跌原因的判断。行长德拉基与执委会委员普拉特都表示担忧低价能源是对经济发展发出的警告。虽然目前为止的油价下跌主要是因为供应过剩,对于非能源企业与家庭消费来说是有利的,但欧央行官员正观望其是否也反映了经济前景不景气。

如果欧洲央行认为(油价下跌)主要是由需求端引起的,那么油价下跌将不是一个什么有利的因素。虽然低通胀率在短期内可能刺激消费性开支,但这也会是出口需求减弱的信号,而出口减弱又会导致投资减少。原油价格自2014年6月以来下跌了约一半,分析认为全球原油过剩还将持续。石油输出国组织(OPEC)的产量高出其目标配额,俄罗斯产油量也正处于后苏联时代的高位,而美国的库存比五年来平均季度水平高出了不止1000万桶。但就目前消息面局势来看,本人认为各大原油供应国因市场争夺问题大玩争夺战引起各需求国大玩库存战,经济增长速度是一个区间变缓,肯定会改善,但是更多的也是更复杂的是供应方造成的影响。而且要全方面短期遏制供应,是不太可能的,因为没有任何一个国家会来背这个"黑锅",也不愿挑这个"大梁"。因此油价的低迷必将是个趋势。
本人对现货原油、沥青、现货铜等有深入的研究,如果你做单不顺或投资经常资金缩水,那么你可以多关注本人。专业成就品质,实力铸就信誉。金融领域,博大精深,每天行情波折不断,我所能做的就是用我的研究经验,给大家帮助。更多行情添加薇-信:qx5962,投资有风险,操作需谨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