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
易利金辉:纵观油价突然上涨的原因,不难看出,突发性供应中断事件是一个最大的影响因素。那,这种突发性的供应中断是由哪些因素决定的?是什么原因造就的?未来会因为这些事件,而导致油价上涨站稳50美元吗?
原油何时再次突破50美元?这是目前全球投资者都比较关心的一个问题。油价的下一步,究竟会怎么走?上涨乏力?再次回到解放前?本周OPEC的会议再次为这种猜测点了一把火。到底是什么原因?促使这段时间原油市场一再上涨?业内人士:突然发生的原油供应中断事件层出不穷。
下图可以清晰的看出,只要爆出了突发性的原油供应中断的事件,价格必涨。
上图统计出了OPEC以及非OPEC原油供应中断的量和时间。红线则表示16年原油突发性供应中断出现的迅猛涨幅的过程。
中东“火药桶”的伊斯兰问题
中东,全球最大的石油生产区,恐怖主义盘踞,地域政府风云突变,不定什么时候就爆发了,对于未来的原油供应,无异于一个随时可能爆发的“火药桶”。
除了历史的遗留和名族的问题之外,中东问题的本质在于:2014年,中东地区原油储量和产量分别为8100亿桶和2856万桶/日,占比全球48%和32%,石油成为新兴能源之后,美国,俄罗斯等政治强国看到这么一大块肥肉,都想咬一口,政治过度参与,就给中东地区带来了严重的政治后遗症。
为了平衡当时伊斯兰的势力,美国开始支持犹太人的复仇,从而引发了四次的中东战争,战火一起,名不聊生,四分五裂只是前戏。而在英法的殖民时期,任意划分国界,撤离后还留点种子,进行点政治干预,这让中东各国长期处于一种敌对的状态,何谈统一,这样的情况下,恐怖主义应运而生。
因此,不得不说,中东真是成也石油,败也石油,在石油的分羹战略和政治干扰之后,伊斯兰教则成了激化矛盾的催化剂。沙特花费大量的财力物力去支持伊斯兰教的扩散,背后总是有些恐怖组织的影子的,因为目前全球恐怖组织的根源,就是沙特的国教-瓦哈比教义。
ISIS恐怖组织的迅速崛起
目前乱成一锅粥的欧洲和中东,以及ISIS的迅速崛起,总的来说,都是石油和能源惹的祸。因为自上世纪70年代的两次石油危机之下,西方国家,尤其是美国,已经将能源安全列为国策,从开源,节流,丰仓三个角度,来保证其不会因为战后严重经济衰退。
美国的主要动作包括:扩大了中东的军事存在,以此来保证原油供应的安全,同时开放了天然气市场,加大了可再生和非常规能源的供应;禁止原油出口,提高能源效率;建议了战略储备,以及国际能源署(EIA)等等。之后的30多年,中东一直都是美国全球战略的重心,而天然气市场的开放和对非常规能源的支持则促使了页岩革命的爆发。
随着页岩革命的爆发,以及美国能源效率的持续提升,2014年美国原油进口比例下降至不足30%;而整体北美的能源自给率达到了95%。这使得美国有能力脱离中东,而将遏制中国作为其首要战略目标;在此背景之下,美国在2012年提出了“亚太再平衡”战略,并积极推进TPP协定。 而ISIS原先只是游荡于伊拉克境内的小规模恐怖组织,其初始领导人扎卡维由于上了美国通缉榜而声名鹊起;在美国一系列错误政策后,ISIS吸纳了前萨达姆政权的众多残余势力,美国在2013年又仓促撤离伊拉克,致使其活动空间大增。
叙利亚危机的初期,为了快速推翻巴沙尔政权,美国和沙特等国不加区分的对大量的反对武装进行支持和资助,这就给了ISIS一个快速做大的温床。当美国和沙特意思到养的小狗已经獠牙初成控制不住的时候,为时已晚, ISIS开始攻击美国扶持的世俗反对派的势力,同时打通了伊拉克西北部至叙利亚东部的走廊,大大改变了目前叙利亚和中东地缘政治形态。
ISIS控制区内油田分布
短期来看,ISIS控制区原油产量不到10万桶,即便法国报复性反击亦难对供应产生太大影响,而宵禁戒严禁航则对成品油产生抑制,消费者信心受挫后亦会对经济产生负面影响,因而短期是利空。长期来看,欧美外交政策的转向会导致中东政局的较大转变,可能会对供应产生较大影响,即便欧洲经济复苏进程放缓,对原油也将产生向上提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