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波未平一波又起。华为“外迁”风波尚未平息,另一家中国科技名企——中兴通讯也传出外迁消息。日前,据陆媒南方日报透露,中兴通讯将在今年7月将生产基地从深圳北迁至河源,计划10月试投产,5年内实现产值1,000亿(1人民币折合约0.1519美元),全面落户河源后,将成为当地支柱产业。
房价和租金高企,是中兴通讯“远走他乡”的重要因素。据不久前公布的《2015年中国企业负担调查报告》显示,人工、要素和融资成本上涨,是中国企业(尤其民企)面临的主要困难。其中,人工成本(79%)、融资成本(66%)和要素价格(54%)分别上涨前三位。
常规来看,人力成本持续上涨情况下,企业需要通过提高全要素生产率维持利润空间,即从技术提升、产品改进、组织管理改善等环节入手,这需要稳健的实体和金融外部环境配合。然而,资产泡沫作为“外生变量”,深深阻碍企业调整的进程。
一方面,资产泡沫促成的房价和租金高企,逐渐吞噬企业利润空间,提高经营成本(这在制造业表现的尤其明显),另一方面,高企的房价、地价也提高了商品的流通和零售成本,加大通胀压力,对劳动工资上涨形成倒逼机制,即社会通胀越严重,迫使劳动者索要更高的薪资收入,来填补生活成本,让企业生存环境持续恶化。
无论日本还是美国,当年之所以主动刺破房地产泡沫,正是由于清晰意识到,如果放任不管,将会有越来越多的企业和个人投身于地产投机狂潮当中,社会创新精神最终趋于消失,整个社会走向沉沦不可避免,因此,让经济经历一轮阵痛,保住发展内核,成为万般无奈的选择。
相比美国和日本,中国地产泡沫更是“太大而不能倒”,甚至成为决策层头疼的问题。今年一季度,中国新增人民币贷款增加4.67万亿,创下历史新高。基建项目和房地产成为庞大资金涌入的重要领域。
在银行机构看来,相比实体经济前景不确定性,房地产是最值得涉足的领域,如果通过廉价信贷撬动的话,将吸引越来越多的社会资本参与其中,这是经济增速放缓环境下,赚取利润的不二法门。况且,房地产价格高企,不仅增加地方财政收入,而且能够有效拉动钢铁、水泥等过剩产业领域,这至少符合中国经济的短期利益,缓解地方、国企、银行多方压力。
银行信贷过度向基建项目和房地产领域集中,虽暂时缓解经济下行压力,但反作用是,加剧国内产能过剩和整体债务的风险性。常识来看,凡是加杠杆的企业,大多是效率不高的企业,当经济资源大部分被低效企业裹挟时,势必对具有生产效率的企业形成挤出效应。
更严重的,任何经济体不可能无限制加杠杆,因为,这需要央行持续货币宽松为支撑,将使国内资产泡沫和通胀愈演愈烈,在美联储加息背景下,此举极易诱发市场资本外流,让人民币汇率持续承压。“权威人士”之所以现身人民日报强调去杠杆,原因恰恰在于此。
综上所述,转变中国经济目前困境,关键在于重塑社会财富分配格局,最大程度缩回政府“看得见的手”,通过简权让利让市场这只“看不见的手“重新发挥主导职能,并且尽最大力度来降低房价(带动生产和流通成本下降,缓解社会通胀压力),扩展企业生存空间,否则,中国经济复苏之路必然一波三折,举步维艰。
众所周知,美国一直是虎视眈眈的关注着中国的经济动向且美元是全球货币的霸主,其加息则意味着全球流动性的紧缩,而且历次加息都导致区域乃至全球性金融危机,而去年12月的首次加息也导致全球市场普跌,因此在目前6、7月加息的概率显著上升的情况下,也意味着金融市场的风险再度加大,贵金属或将继续大幅走低。那么现在对于油价无论是现货原油还是沥青有心看空的朋友,可以添加笔者威芯jydj518(长按可复制)大家做一个探讨!一定要理性对待,严格止损,做好仓位风险控制!
在这样的机遇下投资,最怕的莫过于心急,最坏的莫过于冲动。当把分析变成一种任务、把投资变成一种负担,就已经偏离了路线,每天面对K线的跳动,搞的就跟上战场一样,本就优雅现变得不俗。学会自我的欣赏、懂得暗自的鼓掌。人生不能因为起笔潦草就一路放肆下去。学会放弃与等待,只抓属于你体系的机会。哪怕是上涨与下跌没抓到,只要不在你体系内的都不能后悔,只能是让自己去更加完善自己的体系。
本文由聚银点金撰,该时间段后出现的相同文章内容及字段望广大投资者警惕!部分字段摘自新闻网站。网站邀请入驻,机构、电视台合作事宜,投资问答解惑等直接搜索聚银点金老师微信ID(jydj518)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