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成品油再逢调价窗口。然而不出意料的是,本次调价再次搁浅。据通知,截至4月11日,国内成品油价格挂靠的国际市场原油前10个工作日平均价格低于每桶40美元,因此,据《石油价格管理办法》第六条,本次汽、柴油价格暂不作调整。
《石油价格管理办法》依据其第六条规定的精神,调控上限为每桶130美元,下限为每桶40美元。即当国际市场油价高于每桶130美元时,汽、柴油最高零售价格不提或少提;低于40美元时,汽、柴油最高零售价格不降低;在40美元-130美元之间运行时,国内成品油价格按机制正常调整,即“每10个工作日根据国际油价波动情况调整一次”。
按近十年来的规律看,美元指数高点100对应的是油价每桶45-50美元的低位区间。但美元指数自美联储去年12月17日加息之后,从100点向下直至目前低位徘徊在94左右,而油价不仅没有上行反而跌破45美元的低位平台直至27美元的低点。美元指数不仅没有形成对油价计价的反向指标作用,反而与油价呈同向变化。作为油价的计价货币,2015年3月份以来,美元与油价有四次共向走势,美元对油价的计价作用持续弱化,直至今年2月份以来,共向走势越发明显,且油价超跌部分又与纳斯达克指数呈明显的正相关性。
美联储极力稳定油价,反映出当前全球经济的焦点集中在油价身上。因为,油价是外围经济持续低迷预期的集中表现,且在石油供应国的博弈中呈现出螺旋式的恶化趋势。如果油价下跌,纳斯达克指数就会被动下跌,美元指数也就难以维持93-100的区间。一旦形成三者之间的恶性循环,则全球实体经济将会受到预期持续恶化的伤害。因此,在科威特官方宣布多哈会议极有可能达成冻产协议的情况下,美国祭出库存超预期减少和自身减产预期以维持高油价,同时释放鸽声保证美元低位,试图营造出油价、美股与美元三者的良性循环氛围。
笔者认为从从能源安全角度来看,面对国际油价持续下跌带来的宝贵“时间窗”,中国必须提升原油储备。国家石油储备是一个储备体系,它既包括国家战略储备,也包括商业储备。许多国家的石油储备体系都充分利用了两种储备方式,在一定程度上与原油进口权垄断形成了相互固化的格局。如果在国际油价低迷时不调动民营储备力量参与石油收储,不仅会形成很大的浪费,而且有可能错过低油价的时间窗口。
可以看出,今年全年,石油的供需矛盾将会成为决定油价走势的关键因素,而全球范围的冻产协议或者之后的减产协议势在必行,只有打破供需矛盾对油价形成的恶性循环,全球悲观预期才能扭转。
对原油,沥青,铜投资有兴趣却无从下手或者已经在接触却并不理想的朋友,详情请看☆原油/铜技术扣-扣:616-232-690☆原油/铜技术薇-信:QSDJ6688,获取每日投资获利资讯。行情走势分析,交易策略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