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但是在这个大环境下,却存在着对这个关系的变数。从日本方面来看,这个时期完成了战后的经济恢复,然后从55年开始进入了经济发展时期,到了60年代出现了高速度的发展,仅仅用4年左右的时间就完成了原计划用10年完成的“收入倍增”计划,日本已经逐渐从一个战后的废墟向资本主义经济大国过渡。
从美国方面来看,虽然二战以后美国作为世界上最强大的资本主义国家,也在持续发展中,但是相比于其他国家,美国的优势正在逐渐减弱,在全球的扩张与对盟友的控制也在逐渐减弱。
这种此消彼长的力量对比,必然导致同盟关系的变化,在这个美国主导的同盟中,日本对美国不顺从的意识和行为也一直是存在的。
这种不顺从,首先来自于日本民间对美国的反抗意识和行为。1952年和约生效的时候,美国在日本共有军事基地2824处,占地1300多平方公里,一年以后,到1953年3月末,虽然数量下降到658个,但是面积仍然达到1296、3平方公里。这些基地的存在,极大地影响了当地人民的生产和生活,而且这些美军受到治外法权的保护,经常胡作非为,凌辱日本女性、杀害日本人民,激起民愤极大,引起了日本人民长期的反抗运动,要求收回军事基地,撤走美军,其中以美国在日本最大的基地冲绳人民的斗争为最。

中日经济存在很强的互补性和“互需性”(互有需求)。目前,中国出口到日本的大宗商品主要是纺织等轻工业品和一般耐用消费品等,而日本出口到中国的商品主要是高技术产品,这说明双方相互出口的品种依然处在不同的附加价值层次上。至于在第三国,比如美国的市场上,中日两国对美出口中形成竞争关系的产品比重大约只有16%。
由于这种互补性的存在,中国经济发展的机遇也首先成为中日经济关系的发展机遇,特别是在中国加入WTO和经济持续增长的背景下,日本的零部件、原材料等中间产品以及轿车等耐用消费品的对华出口正在明显增长。例如今年1~5月日本的轿车对华出口比上年同期增加59%,摄像机增加72%,食品增加23%。事实正在应验世界银行等机构的预测,即日本是除中国外、由于中国加入WTO而获得好处最大的国家。与此同时,在西部大开发和2008年北京举办奥运会的背景下,日本的建设材料对华出口也有所增加。
可见,中日之间的经济关系还是有所发展的,在维护国家主权完整的情况下,就看国家的领导人如何去制定策略,以此来促进两个国家之间的经济贸易往来。
现下,原油市场也是如此,唯有心静如水,方能气贯长虹,心态要稳。现货投资,很多时候,考验的是投资者的耐心,如果投资者没有足够的耐心,要么,你错失机会,要么,你跌入陷阱。现货市场运动规律最直接的体现就是趋势。顺势而为是投资者长期生存并获得盈利的重要法则。只要趋势仍然有利,投资者就可以继续获利。不求激进,稳健做单。
详情可以加本人的V信号:xxpj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