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论哪个国家、哪一个时代,金融都是关乎国家命脉的行业,从蛮荒时期的以物易物,到文明社会的货币交易,再到如今的移动支付,无论交易方式如何变革,都脱离不开金融的范畴,而这所有的一切,都可以归结到“支付”这一金融流量入口当中,尤其是对于当今的互联网金融,支付方式和支付手段的变更对于互联网金融的发展和搭建都起到了至关重要的重要。
现今国内的支付市场已渐渐趋于完善,行业格局更是“百家争鸣”,前有支付宝“鹤立鸡群”占领国内市场半壁江山,后有微信支付、京东支付、百度钱包等“百家齐放”。其中,马云旗下第三方支付平台“支付宝”,拥有超过6亿活跃用户,市场占有率72。9%,市场份额达到近6。79万亿,是同属第三方支付平台的“京东支付”的238倍,坐拥国内移动支付平台的第一把交椅。紧随其后的便是微信支付,腾讯旗下的微信支付依托自身原有的近9亿的庞大的、高粘度的用户群体,成功将微信支付打入市场,造就了1。62万亿的市场份额,在众多移动支付平台中脱颖而出。而剩下的诸如百度钱包,京东支付等,快钱等其他平台,虽也在各自领域占有一席之地,但总体的市场占有率远不如“支付宝”和“微信支付”,“百度钱包”市场占有率2。2%,京东支付市场占有率0。5%,即便二者相加,也跟“支付宝”和“微信支付”相差甚远。正是由于国内市场竞争之激烈,让众多巨头不得不将“橄榄枝”伸向海外,希望能赶在其他公司之前抢占海外市场,夺得先机。
然而,各巨头的海外扩张之路并非一帆风顺,近日,泰国中央银行对微信支付做出警告,原因是微信支付在泰国当地的业务并没有得到泰国政府以及泰国相关部门的授权,因此在法律上并不合规,且泰国央行还提醒广大泰国商家和民众,要谨慎使用微信支付的服务。泰国“央妈”称并不会排斥国外支付服务在本国开拓业务,此举只为提醒广大商家和民众,微信支付在泰国的服务并未得到正式授权,因此可能会存在某些情况下金额不兑现的情况。
各大巨头和公司对于抓住海外市场业务一直是蓄势待发,尤其是东南亚国家,由于经济水平相对于中国较为落后,因此移动支付业务在该片区域一直属于“蓝海”,整体的移动支付市场份额只占整个支付市场份额的5。6%,即便是韩国、日本等经济发达的国家,移动支付市场也并未被完全覆盖和霸占,这无疑在一定程度上为国内巨头的扩张提供了便利。但由于各国之间对于移动支付业务的监管和规定存在不小的差异化,因此各巨头在扩张自身的海外版图时常常会遇到不少问题。这在很大程度上考验了各巨头和公司如何与当地的监管机构达成一致协议,并筛选合适的当地公司与之合作,从而达到资源合理配置和利用。
实际上,国内巨头扩充海外版图的过程,其实就如同国外公司进驻国内、打开国内市场一般,一样需要得到相关机构的认证和许可才能够获得正式授权。专家称,由于各个国家的法律、风俗、民情等各不相同,因此在监管方式上也是天差地别,在A国家能够活用的方法,到了B国家也许就无法适用。这就要求第三方支付机构在业务开始之前,就必须要对当地的法律法规、监管规则和方式做好详尽的调查,对当地的政策做好充分的调查研究,并与当地政府和监管机构进行良好沟通并协商一致,在取得正式业务授权后再开展业务,避免再次出现“泰囧版微信支付”。
解读世界经济要闻,剖析全球投资大趋势!投资是一个完整体系包括投资理念 ,投资心态 ,资金管理 ,风险控制 ,投资策略 ,操作手法与思路。本人专注于原油沥青、黄金白银、铜等现货投资,有交流需要的朋友,欢迎添加本人微信号:jx243664(长按可复制)追踪市场动态、直击全球热点、剖析突发事件、每日行情解读,敬请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