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利贷为什么被合法化?
一民间借贷方式灵活、渠道多样,广泛存在城市和乡村。“因为它在很大程度上弥补了银行信贷在社会资金配置上的不足,因此国家从来就没有、相信今后也不会禁止民间借贷。”
为什么民间借贷的利率会超过正规银行?因为民间借贷的成本和风险都明显高于后者。尽管有关司法解释规定民间借贷的标的物必须是属于出借人个人所有或拥有支配权的财产,但放贷者还是会通过各种渠道集聚资金,资金来源包括容易从银行获得贷款的大型企业甚至直接来自银行,这些有偿使用的资金都会形成较高的运作成本。另一方面,借贷关系仅靠基于熟人社会的信誉维持,贷款的真实去向也难以完全掌控,坏账风险极大。抛开法与非法之争,高利贷是一种商业行为和契约关系。尽管在很多情况下借款是‘出于无奈’,但不可否认都‘基于自愿’——一方想得到本金,一方想要利息,不应当简单地认定为‘乘人之危’。大部分的高利贷是短期交易,借款人是计算过自己的‘投入产出’的。”
请点击此处输入图片描述
暴力催贷为何屡禁不止?
民间借贷已经形成相对封闭的运行体系和共同遵循的游戏规则,参与各方都希望能够以自决的方式维持某种平衡,于是我们看到了躲债者与讨债者游走在法律边缘的种种较量。“欠债还钱”作为民事纠纷,“不告不理”是法院的基本原则;“纠纷”不上升为“案件”,公安机关也有“不可随便”的内部规定,如《公安部关于严禁公安机关插手经济纠纷违法抓人的通知》等等,所以我们听到了警察“要债可以、打人不行”的“格式化”警示。
值得警惕的是,由此而生的暴力冲突。
虽然这是基于历史的分析,但对当下现实具有重要警示意义。
银行是高利贷的帮凶甚至合谋?
有银行业人士称:政商关系非常敏感,没有十足的收贷把握谁也不敢随便表态。
大银行青睐大企业几乎已成并不违背趋利避害的商业逻辑定律,即便国有银行能放下身段,其新增客户也会限于“发展前景明朗”的企业,大部分中小企业仍无人搭理。
业内有专家建议,打破现有金融体系的垄断格局,让民间借贷与金融机构在法治框架内以“通透运行”方式形成更为良性、有效的金融供给体系和信贷运作机制。至于利率水平则可交由市场调节,使其反映金融市场的真实需求和实际风险。持此类意见的学者还认为,市场规模以万亿计的民间借贷公开加入竞争极可能促进国有银行机制转变,而供给覆盖更为广泛、金融价格更为合理的格局又能反拉民间借贷利率使其更加理性。
中国工业平均利润率于6%—7%低位徘徊,近两年下滑至6%以下。实际即便按照国有银行现行最低利率标准,不少工企业经营利润也未能达到完全抵充贷款利息的标准,只有通过增加有效供给拓展融资渠道、降 低融资成本,才能真正达到支持中小企业的健康发展目的,而这一理想实现有赖于金融行业供给的侧结构性改革。
<p 20px="" 0px;="" font-size:="" 18px;="" line-height:="" 32px;="" padding:="" 0px="" 15px;="" font-family:="" 'microsoft="" yahei',="" simsun,="" gotham-medium,="" arial;="" text-align:="" justify;"="">文/璇亦卜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