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的通缩将不再是一个迫在眉睫的危险。以下的这张图表有助于说明原因。
该图表表明,在经历了较长一段时间的温和的价格上涨后,美国通胀率已经回升。美国四月份的CPI录得自2013年二月份以来的最大涨幅。
通胀的上浮趋势在前瞻性价格支付调查中表现的更为明显,比如说供应管理协会价格指数。
以上的图表显示,三月份和四月份大部分采购经理为产品和服务支付了更多金额。
我们看到在近期通胀持续好转。能源供需基本面也变得更为有利于通胀。原油供给趋紧,而需求却在上升,尤其是中国和印度。这表明当前的油价是可持续的,除非大量重启闲置的页岩油油井。
这也说明能源价格下行对通胀的压力开始逐渐消退,这与上周美联储公布的会议纪要的观点相符。
分析表明不断上升的通胀压力将会持续,因为工厂价格的上涨将会传导至消费端,而不仅仅是能源价格的上涨会推升通胀。
升值的美元也同样会推动通胀走高。CPI中基于服务部门的价格指数也在上升。基于调查的消费者通胀预期显示,工资也正处于温和的上涨通道。
美联储在今夏加息的可能性有所增加,虽然考虑到较慢的经济增长速度,美联储今年很可能只会再加息一到两次。
我们对于加息的持续时间很谨慎,但上升的通货膨胀意味着持有美国财政部通货膨胀保值债券以代替名义上的美国国债是固定收益投资组合的一个重要对冲工具。中国官方正试图确认美联储是否将在6月份加息,以便对汇率政策作出调整以更好应对此举。
而针对近期官方频繁调降人民币对美元中间价,分析认为其目的在于美联储6月加息前提前释放一些人民币贬值压力有关。
彭博日内援引知情人士消息称,中国官方正试图通过官方途径确认美联储是否将在6月份加息,以便汇率等政策可以做出更好应对,这其中包括计划在第八轮中美战略与经济对话中向美方提出这一问题。
知情人士同时对彭博透露,与6月份加息相比,中国更希望美联储能将加息决定推迟至7月份。
上周美联储意外祭出鹰派会议纪要,称只要数据向好,可能会尽快加息。随后,多位美联储官员通过各类喊话支持了美联储纪要的加息论调,令6、7月加息概率大增。
与之相对的是,中国官方近期以来频繁调降人民币对美元中间价,令在、离岸人民币对美元中间价双双贬值。
早间报道,今日官方人民币汇率中间价6.5693元,较上一个交易日贬值225点,创下自2011年3月以来新低。
上述官方举动再度引发市场对人民币启动新一波贬值进程的猜测。麦格理银行表示,即便是按日环比计算,周三人民币中间价的下调幅度也是很大的,这或许传达出了人民币贬值进程重启的信号。
澳大利亚国家银行则分析认为,可能是中国决策层希望在美联储6月议息会议之前先释放一些贬值压力。如果市场看到恐慌性地买入美元,央行会有所干预。
木子理财寄语:
行情就是一个大舞台,不是所有的故事都可以陈述,人是需要的某种信念来激励和约束的,人静而后安,安而能后定,过去,在无憾中微笑,才美丽;博弈,在眼泪中微笑,才多姿;成败,在坚强中微笑,才精彩!
不要幻想每一笔交易总是那么圆圆满满,盈亏需要平衡,得失也需要感受,投资在市,有如旅行,总是行路匆匆,有着那么多的迷惘和彷徨。只有静下心来,才能拨开笼罩在眼前的云雾;静静地品一杯清茶,才发觉有许多机会就在眼前。
加一个微信你不会损失什么,也许是你人生的一个转折点 在机会面前:聪明人永远是宁可抓错,绝不放过! 百分之九十八的人看了都关注下方微信。
———沥青投资分析及回顾问题关注【lc66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