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美国人看来,作为以往美国最可靠的盟友,这两年英国却远远地站在乌克兰危机和叙利亚危机之外旁观。 不仅如此,英国还大幅削减自己的军费,其军费开支已由过去的占GDP2.6%降为1.8%;2015年,英国还忤逆美国的意愿,加入了由中国主导的亚洲基 础设施投资银行(亚投行)。
这引起了美国的极大不满。而这样的情绪也由美国总统奥巴马带到5月26日至27日在日本中部贤岛度假村七国集团(G7)峰会上。由于奥巴马对英国首相卡梅伦持批评的态度,卡梅伦在参加G7峰会期间将承受压力。
最明显的特征是,鉴于英国秉持的作中国“在西方最佳伙伴”(卡梅伦去年10月称中英两国关系进入“黄金时代”)的立场、以及其在全球需求疲弱之际拒绝放松紧缩,卡梅伦将遭遇奥巴马和日本首相安倍晋三的反对。
作为此次G7峰会的东道主,日本也有自己的私心——与G7外长会议一样,把对华关系设定为此次G7峰会的主要议题之一。在安倍的引导下,会议的“国际政治”主题,将讨论中国在该地区扮演的日益强硬的角色。
安倍明白,此次G7峰会是在卡梅伦于英国脱欧公投前寻求国际支持之际召开的,他不大可能将矛头专门指 向卡梅伦。但日本和美国这两个太平洋国家希望,欧洲在面对对华关系问题时脊梁能硬起来。他们特别希望欧洲的“三架马车”——英国、德国和法国在南海问题 上,支持美国、日本针对中国的立场。
的确,卡梅伦推动英国与中国建立紧密关系的举动,已惹恼了美国。去年,奥巴马政府曾对英国“不断迁就”中国发出警告。包括英国抢先一步,成为西方阵营中参加亚投行的国家。正是由于英国的带头作用,欧洲绝大多数国家加入了亚投行。相反,美国和日本至今并未加入这一金融机构。
英国的做法显然切中了奥巴马的痛处。今年3月,奥巴马在接受《大西洋》月刊采访时,罕有地炮轰卡梅 伦,大曝英美这对昔日“最亲密伙伴”之间鲜为人知的矛盾。他批评卡梅伦在处理利比亚问题上未尽全力,导致留下一个烂摊子,变成一场“狗屎秀”;他又指责在 叙利亚问题上因得不到英国支持,使美国在阿萨德政权面前大失颜面。
用英国《每日电讯报》的话来说,奥巴马的这番言论无疑是对卡梅伦的“严重羞辱”,后者曾多次被迫对英 国加入利比亚军事行动进行辩护,宣称西方介入帮助利比亚避免了一场大屠杀。与此同时,由于欧美盟军正在叙利亚和伊拉克打击伊斯兰国(ISIS)据点,奥巴 马所言将会导致盟军关系收紧。
回过头看,在历史上,英国人政治上并不失灵活性,譬如在二战后期看到英帝国大势已去,毫不犹豫地选择 站在美国旁边,愿意成为美国的副手。不过,2008年美国开始实施“重返亚太”战略后,英美的步调越来越不一致,距离已逐渐拉开,这和工党时期的布莱尔完 全跟着小布什亦步亦趋完全不同。
在美英之间,就英国后殖民时代的角色而言,所谓“英美特殊关系”的神话总是带有一些言过其实的意味。接过英国手中的接力棒而成为超级大国的美国,不过是重视英国在北美和欧盟之间起到的桥梁作用,把它视为欧美之间的调停人角色以及在重大事情的一个可靠支持者。
事到如今,不管美国也 好,还是日本也好,要对英国的外交政策指手画脚,也不一定能鸲奏效。历史上的中英关系可不怎么好,中国人对鸦片战争的屈辱史记忆犹新。不过,现在情况反过 来了,英国频频向中国示好。整个西方现在经济增长乏力,各国政府都在全球寻找复苏经济的钥匙。作为明智者的卡梅伦,放下自己的架子,已将政治考量让位于商 业利益。
反之,美国敢于批评英国,并疏远英国,其主要原因,它已在亚太地区找好了日本作为盟友。在出席G7峰会期间,奥巴马全然不顾舆论的指责,也要去广岛献花,其目的是要进一步深化 美日同盟。美国还允许和赞同日本的新的防卫合作指针,允许日本军队在世界任何地方与美军并肩作战。用一句形象的话来说:英美特殊关系已被日美特殊关系取代,英国可以退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