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20日,环保部发布了今年一季度污染物排放严重超标的国控企业和污水处理厂名单,共涉及19省(区)的95家企业。在这95家严重超标排放的企业中,有75家国控企业,其中不乏中石油、中石化等央企下属企业。
中石油上榜的单位有中石油大连石化分公司、吉林石化分公司动力一厂、大庆石化分公司炼油厂、大庆石化分公司热电厂;中石化则有南京化学工业有限公司连云港碱厂。但是中石化5月22日表示,2015年,经中石化与连云港市政府协商、报经国务院国资委批复,连云港碱厂已经划归地方管理,更名为连云港碱业有限公司,不再隶属于中石化。
尽管这一次算是错怪了中石化,但是这次“两桶油”被环保部“点名”只是一次意外吗?
中石化
2013年5月,中国石油化工集团公司下属南京化学工业有限公司因废水超标排放、水污染物偷排、废气超标排放、堆场粉尘污染等环境违法行为被立案查处,南京市环保局准备罚款101万元。
2013年6月,中石化安庆分公司因向大气排放污染物超标被罚9万元;三家中石化下属公司在广东省环保信用评级中被亮黄牌。
2015年4月8日,环保部通报,中国石化中原油田因粉尘、噪声、异味等污染问题,遭到群众举报。
中石油
2013年5月,中石油广西石化分公司因涉及脱硫设施不正常、监测数据弄虚作假而被环保部责令限期整改,并追缴二氧化硫排污费。
2014年2月,中石油吉林分公司松原采气厂因违规排放废水废油,造成土壤和地下水严重污染,被环保部通报且处以50万元罚款。
2014年6月,在环保部公布的2013年脱硫设施存在突出问题的19家企业名单中,中石油因宁夏石化公司脱硫设备不达标,二氧化硫长期超标排放,再次登上了环保部黑名单。
这些年来,石油石化企业的环保问题正受到越来越多的人的关注。在去年的“两会期间”,李克强总理回应中石油、中石化是否阻碍环保政策制定和执行问题表示,对违法违规排放的企业,不论是什么样的企业,坚决依法追究,甚至要让那些偷排偷放的企业承受付不起的代价。尽管油企一直表示会注重环保,有问题会及时整改,但是看到它们一次又一次地登上“黑榜”,这不禁让人发问:说好的环保,真的只是说说而已吗?
我们需要看到一些改变!
就在2013年7月,在中石化接连三次登上环保部“黑榜”之后,中石化终于动了真格——大手笔“砸”出228.7亿元人民币,拟在2013—2015年实施803个环保综合整治项目,称之“碧水蓝天”计划。截至2015年底,“碧水蓝天”专项项目已全部批复,其中已经有512个项目建成投用。在此期间已有多个中石化的下属企业对环保设备进行了升级改造。
2015年8月25日,环境保护部向中石油云南石化有限公司发出了行政处罚决定书。决定书指出,中石油1000万吨/年炼油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文件,在2012年7月经环保部批复,2013年2月开工建设。2015年4月,环保部调查发现该项目建设内容发生重大变动,未重新报批环评文件而擅自开工建设。该炼化项目将原油加工能力从1000万吨/年调整为1300万吨/年;并增加原油储存能力,增设延迟焦化装置,取消聚丙烯装置,对常减压等12套装置规模进行适应性调整;优化调整项目总平面布置,项目建设地点不变。
就在陷入僵局的时候,2016年3月,中国石油的第一个石化企业与当地民众、地方政府,以及非政府组织建设的绿色共建委员会成立。4月25日,国家环保部正式批复云南炼油项目优化调整环评报告,云南炼油项目按照变更后的规模、工艺和环保措施等进行建设。通过这次事件,企业和当地群众之间的交流得到了极大的促进,绿色共建委员会的成立,也让当地群众能够更加清楚地了解企业的生产,有助于消除企业与群众之间的误解。
从技术角度来看,解决污染并不是个技术难题。我们在经济大发展的同时,完全可以享受青山绿水,鸟语花香,阳光明媚。但愿这也是我们的石油央企真正认识到环保的重要性的开始,而不仅仅是昙花一现,也希望它们口中的环保,不止是说说而已!
目前对现货沥青、铜投资有兴趣却无从下手或者已经在接触却并不理想的朋友,欢迎添加圣哲老师微信号:szjj8899(长按可复制) 获取每日最新国际一手资讯。行情走势分析,交易策略技巧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