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日经济发展的对比,可以说中日经济发展经历了一个彼消此长的过程。1991年日本泡沫经济破裂,此后进入了长期的经济低迷时期,深陷经济的泥潭中不能自拔。
忘掉GDP增长率,聚焦于劳动生产率、生活品质的改变、海外资产的积累和家庭财富增长这些变量,日本依然是一个富裕的社会。
过去20年,中国经济年均增长达到10.5%,而日本只有1.1%。1987年,日本GDP超过前苏联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日本经济占全世界经济总量的比重从1994年最高峰时的17.67%,逐步下降到2010年的8.7%;中国经济占全世界经济总量的比重从1991年的1.83%,逐步上升到2010年的9.3%。
自1991年至今长达20年的时间里,由于资本市场和房地产泡沫的破灭,日本经济骤然减速,经济长期停滞,被经济学家们称为“失去的20年”。
导致日本泡沫经济破裂有几个关键因素:一是日元短期内急剧大幅升值,造成国家财富迅速膨胀和放大;二是过度宽松的货币政策,造成金融泡沫扩张;三是房价急剧大幅上涨,造成严重的房地产泡沫。
保持经济长期平稳较快发展至关重要,而最大的危险在于泡沫经济。被中国经济总量超过日本成为世界第二经济大国的表象所掩盖,日本的经济社会发展不像有些人所认为的那样“深陷泥潭”,相反日本经济运行总体还比较平稳,经济社会发展都进入到有序运行的轨道,经济和社会管理的各个方面都达到了精细化的程度。
在整个20世纪90年代,日本失业率仅为3%左右,是美国同期失业率的一半。2009年人均收入为美国的90%以上,为中国的30倍以上。日本没有外债,外汇储备超过1万亿美元。一个自然资源匮乏、面积不如云南省的岛国能做到这一步。
日本快速发展的另一个因素是勤劳俭朴的东亚传统,它使日本企业总能以比欧美企业更低的成本生产产品,其背后的代价是国人尽可能少休闲多工作。较高的教育水平也是日本经济迅速起飞的另一大关键。正是这些因素的综合作用使日本经济在一段时间内遥遥领先于世界绝大多数国家和地区。
从本质上看日本经济是健康的,之所以给外界一种衰退的印象,原因是日本充分就业储蓄远远超过社会合意投资,从而使日本经济停滞。
过改革开放30多年来的发展,中国的国际地位和影响力空前提升。中国的发展引起全世界的惊叹,也令我们感到自豪。现在到国外去的中国人越来越多,到处都可以看到中国人,到处都可以看到中国制造的商品。
中国人的消费能力也引起世界各国的重视,许多国家和地区都在想方设法吸引中国游客。特别是随着中国经济总量超过日本居世界第二位,中国成为世界第一出口大国,中国拥有的外汇储备世界第一,等等。
我国人均收入刚刚进入中等收入国家的较低水平,要迈过“中等收入陷阱”进入高收入国家行列,还必须付出长期不懈的艰辛努力。
要赶上发达国家的水平,中国还有很长的路要走,目前还处在艰难的爬坡过坎阶段。
文/玉至金典(19912918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