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动力电池构成来看,主要包括电芯、模块、电气系统、热管理系统、箱体和BMS。其中,BMS系统一般占到动力电池成本的5%至15%左右。BMS作为连接二次电池与用电器之间的重要纽带,将电池或电池组的监测管理集于一体,从而确保电池或者电池组的安全可靠,并以最佳状态输出动力。BMS可以实现对电池的实时监控、自动均衡和智能充放电等重要功能,在有效保障电池安全的同时,可以实现对电池剩余电量的监测。
BMS对于动力电池而言,最核心的三大功能为电芯监控、荷电状态(SOC)估算以及单体电池均衡。通过合理设计并配置BMS,不仅可以显著提高动力电池的安全性能,还可以有效提高电池的使用寿命,幅度在20%以上。
从全球新能源汽车企业来看,特斯拉在电池管理系统方面占据领先优势。特斯拉通过其强大的BMS系统,可以有效实现超过7000节18650号电池的一致性管理,达到高安全性和可靠性目标。目前,特斯拉在电池冷却、安全、电荷平衡等与BMS相关的领域,申请核心专利超过140 项,此外还有数百项专利在审核中。
目前锂电池过热、过充电在动力电池热失控问题方面占多数。考虑到当前动力电池技术已经相对比较成熟,安全问题频发的关键原因,除了电池本身设计与制造方面的缺陷,更大程度上在于BMS模块的设计缺陷以及工作稳定性不佳。目前,动力电池评价主要包括电池单体、BMS、电池系统和外壳四大部分,评价关注点在于基本性能、循环性能和安全性能,BMS成为电池评价的重要组成部分。
伴随制造工艺和化学技术的持续进步,电池成本必然会持续走低。石油公司当然也能降低成本,但是商品价格的变化轨迹终归与技术进步不 同。自然资源伴随日益稀缺,成本只能上扬。如果是真正着眼于长期,没有人会相信石油价格会永远保持30美元。或者哪怕未来油价真的长期低迷,那也只能是因 为技术进步彻底摧毁了需求的缘故。要知道,石油需求才是我们现在主流能源的消费。
中国石油需求的放缓,主要与中国目前实行的经济战略有关。中国实施新的能源战略,主要以清洁能源带动经济发展,这就意味着中国未来的天然气使用量会增加,为此石油的需求就会相对压缩。未来在开发页岩气的推动下,中国会更侧重于天然气生产。
随着原油价格的大跌,石油输出国组织(OPEC)成员们相互施压,以竞相降低售价来争夺市场份额。OPEC成员中沙特阿拉伯和伊拉克这样的主要产油国却为了满足自身的利益,不愿接受OPEC的限产保价提议,反而降价以促进销售,这使得油价更加雪上加霜,这些都是近期油价暴跌的主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