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杰世金盘CFP王老师(jsjp666)
“染虫之畜难长膘,负债之人难自立。”这是蒙古的一句民间谚语。但是在当下,蒙古国却面临着债务危机的风险。
今年3月,蒙古开发银行发行的5.8亿美元债券将到期。这一5年期债券是该银行于2012年3月21日发行的,主要被用于国家下一步的公路、铁路等基础设施建设领域。如今随着还款日的逼近,投资者们已开始担心,自顾无暇的蒙古政府恐怕很难在限期内筹集到这笔钱。
尽管蒙古财政部已于1月20日发布公告称有足够流动性偿债,但在国家债务违约风险之下,蒙古民众已被调动起来。据路透社报道,为帮助政府向债权人偿还债务,蒙古民众正在捐献现金、珠宝、黄金,甚至马匹。
还债找民众,举国还债!
为偿还上述5.8亿美元的债务,蒙古民众正在捐献现金、珠宝、黄金,甚至马匹。
古国地广人稀,人口仅300万左右,如果全靠民众支援还款,则平均每个国民要捐出193美元。而根据Tradingeconomics数据显示,2015年蒙古国人均GDP才3946美元。蒙古国媒体UBPOST报道,向老百姓请求援助的主意最早是蒙古著名经济学家奥索加拉夫·布乌克呼乌(B.Osorgarav)在1月30日提出的。他呼吁8岁~80岁国民一起帮助国家。
提议发出后,这位经济学家以身作则,身先士卒,捐出1亿图格里克(大约4万美元)、10匹马和1枚金戒指,同时,这位经济学家还呼吁高级官员和企业主也来捐款,预计从这些人手中能得到4250亿图格里克(约1.7亿美元)
蒙古经济严重依赖资源,财政赤字居高不下
“蒙古的财政供给已经弹尽粮绝,而这一切都源于蒙古过于依赖采矿业。”法国外贸银行亚洲新兴市场首席经济学家阮政称。在大宗商品繁荣期,蒙古曾是新兴市场经济体中的宠儿,该国不但没有在金融危机后一蹶不振,更于危机两年后交出17%的GDP增长成绩单。
然而,在繁荣周期顶点依靠债务融资的支出狂潮过去后,蒙古现在却沦为受大宗商品市场下行打击最重的国家之一。2011年之后,蒙古经济增长不断放缓;2015年之后增速更是不到5%;2016年,蒙古的经济增速进一步放缓至1.4%——这似乎呼应了“资源诅咒”理论的逻辑,即拥有丰富自然资源的国家将发现自己听命于繁荣萧条交替循环周期的摆布,而这种交替循环能够摧毁财富积累。
经济结构天平失衡,财政赤字的逐年累积也不可避免。乔伊吉勒苏伦此前指出,蒙古正面临高达26亿美元的预算赤字,约占该国GDP的21%。此外,蒙古外债总额已达235亿美元,其中约84亿美元为政府债务,占GDP比重达到近80%,远高于55%的目标水平。
想要摆脱财政赤字,长期还要看中国
尽管目前普遍认为,IMF最终会向蒙古国提供援助。但这也只能解燃眉之急。在经济结构不改变的情况下,想要摆脱困难局面,蒙古国必须依赖另一个国家——中国。因为中国是蒙古最主要的出口对象,占比非常惊人。
2016年前三季度蒙古国国民经济运行总体情况显示,2016年前三季度,蒙古向中国出口27.413亿美元,占其对外出口总额的82.26%。蒙古自中国进口8.205亿美元,占其进口总额的33.52%。也就是说,蒙古国在与中国的贸易中,就赚得了19.2亿美元的贸易顺差。
蒙古国只要修正态度,必将受益于中国的发展。而蒙古国受到的教训也是惨痛的,其最后必然向中国求助。但中国也必须让蒙古国明白,对中国投资出尔反尔,是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
【文】【章】【来】【源】【公】【众】【号】【j】【s】【j】【p】【1】【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