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朗普就职以来,风波不断,“闭关锁国”的政策引发诸多争议;当然,这对于中国人来说,并没有太大影响,除非你准备或者已经在美国投资了。
或许有人会认为,美利坚民族包容、博爱——那恰恰是中了美国多年宣传其价值观的诡计;而如果一味相信美国,相信博爱,那投资者的资产可就陷入危险境地了。
以史为鉴,谁知道会不会像日本一样惨
美国人的“包容”,是建立在自己的国家利益上的。历史上,美国以高冷的姿态,不参与大战,积极收留难民,直到火烧到美国——珍珠港事件发生的第二天,美国就展开了针对日本人的报复行动。首先,日本人都被视为间谍罪的嫌疑人,可以肆意搜查、调查,限制自由;并且,在1942年2月,罗斯福总统专门签署了一项法令,命令美军在专门的地点建立给日本人建立定居点——这就是变相的集中营。日本人的私人财产和银行存款、证券等全部被无条件没收,每人只能保留基本生活用品。
由痛恨日本人,会不会也痛恨我们呢?时过境迁,和平年代肯定不会有集中营这种产物,但另一种“集中营”会悄然出现:比如,限制中国人投资,对华人投资进行管制,中止一些合作。虽然从国际政治角度看,中美关系坏不到哪儿去,好不到哪儿去,并且总体上是趋向好的;但对于投资者,别说“失去的十年”了,就是一两年的贸易摩擦,足可以击垮多年积累下的财富——何况国人有喜欢财富集中,“所有鸡蛋都放在一个篮子里”呢?
美国经济强弩之末
或许有人说,美元很坚挺,为了美元也要靠拢美国——而拥有美元不一定要移民、要去美国居住,在大洋彼岸完全可以远程遥控。
美元坚挺,不过是因为它是国际支付货币,成为世界贸易的惯例。但这并不代表美国经济也坚挺。美国第四季度实际GDP年化季环比初值仅为1.9%,不及预期,奥巴马也成为了美国历史上首位任内经济增长不曾达到3%的总统。
美国官方发布的GDP数据也清楚地证明,美国2016年经济急剧放缓。数据显示, 美国GDP增长率从2015年的2.6%降至2016年的1.6%,同比放缓近40%;美国人均GDP增长率从2015年的1.9%降至2016年的0.9%,即美国2016年人均GDP同比下降一半多,接近于停滞。
未雨绸缪,风险意识很重要
这里并不是唱衰美国,也不是盲目排外,而是提醒投资者:当多元化已经成为大势所趋,当越来越多的中国财富人群配置了美元资产时,配置的手段和方式更为重要,不是简单的以为:人民币换成美元存在美国,又或者买套美国的房子就安然无忧了;一旦美中贸易大战升级,说不定你的签证,你的网银,你的房子都变成固定资产不能动哦;国与国之间的冲突,往往是“城门失火殃及池鱼”,因此,要规避与中国有重要经济冲突、军事冲突、政治冲突、意识形态严重分歧的国家和地区等;这些对于中国充满了“敌意”的国家,难道不会对你的财富虎视眈眈吗?
综上,这里并非是煽动什么情绪,而是要提醒投资者,风险规避的意识随时要保持;而我们大部分高净值人群,并没有做好离岸资产配置的准备,就盲目跟风出了国门;并且,依旧用国内顺风顺水的楼市观念,去对经历了近百年的地产商业化市场进行误判。欢迎关注公号玉至金典,尤其是在投资目的地和我们有着明显对抗趋势的时候,还“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金典可真为这样的投资者捏一把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