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2015年,李嘉诚“抛空“中国之后,就引起社会的投资界和商业界轩然大波,成为媒体竞相报导的热点。在一年的时间内,李嘉诚及其旗下公司通过资产转让等方式套现近800亿人民币,而且旗下公司的注册地,也都逐步撤出国内。李嘉诚撤出内地投资,我们可以理解为一方面是为了让财务更加充裕,方便后面的“生意”,另一方面就是为其子李泽钜未来的发展铺好路。
在2016年初的时候,李嘉诚就斥资150亿美元收购英国的移动运营商,英国的电信监管部门并不看好这项交易,因为这将会英国的消费者不利。不出所料,几个月之后,出于对竞争方面的担忧,欧盟出面叫停了此项交易,李嘉诚公司的股份收益预期自然会被下调,其公司股价已经触及到重组以来的最低位,创下了近四年来的新低。受到脱欧时间之后的汇率影响,其在英国的利润缩水了18%,李嘉诚身价在2016年缩水近13亿美元。
近日,李嘉诚将其旗下的长江基建,长实地产,电能实业一起组成财团,投资约424亿港元收购澳大利亚的一家能源公共事业公司。此次收购成功之后,李嘉诚就成为了澳大利亚最大的海外投资者之一。但是,这次在澳大利亚的大笔投资会不会为他在中国和英国所损失的全部赚回来呢,结果还很难预期。在多次奔波之后,李嘉诚是否找到了真正适合投资的地方呢?
笔者认为,曾经作为亚洲首富,如今却退到了亚洲第三,排在了阿里巴巴集团董事长马云和万达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王健林之后。在他撤离内地投资之后,就开始看到了他的商业帝国的没落,内地市场如此巨大,他却不走寻常路,再回来投资内地市场的机会可能就不大了。因为今天有马云和王健林超过李嘉诚,明天还会有更多的大陆富豪超过他。
如果你刚刚入市,来找我,我教你;如果你已经身在其中却并不理想,来找我我拉你;如果你已经在这个市场摸爬滚打却遍体鳞伤,来找我我帮你。不能保证你一夜翻仓发家致富但希望能细水长流,汇聚江海,用心做事,态度做人,希望能成为良师益友。本文不作一一阐述,可详询。文/天王揽金(yhb94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