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笔者微信kyy1831118
近期大家看到了中国发现了很多超级油田的消息,改变了世界格局,让美国都慌了!众多周知,中国地大物博、物产丰富,大地、海疆下面,都是无价的宝藏。现在发现了中国国内发现的埋藏最深的海相大气田,正证明了这一点。一下子获得几十油气新发现,奠定了坚实的储量基础。矿产资源属国家所有,也就是归全国人民所有。人民手上又增加了资源和财富,这实在是一件值得高兴的好事啊。
据报道全球已探明的石油储量最多不超过11900亿桶,有超过60%的石油储量分布在中东。其中,沙特阿拉伯的石油储量全球最高,总量超过2627亿桶,占全球已探明石油储量的22%;全球石油储量排名第二的是伊朗,拥有石油储量约1325亿桶;伊拉克的石油储量占全球已探明石油储量的10%;紧跟其后的是科威特,拥有已全球探明石油储量的8%的资源。全球石油储量可供生产40多年。
但是笔者忽然觉得我的想法并不全对。我们自己的油气资源,并没有带来什么明显的好处。我们买什么价格的油气,只与国际市场的油价有关,而与我们国家自己产不产油气没有关系。发现新的油气田,也许只是给垄断部门增加了财源。所以采油并不是一件好事,具体原因如下:
一:受世界经济危机影响,现在国际油价跌破40美元。并有继续下探趋势。与油价高位时相比,如今油价属于低油价,这种情况估计会持续几年以上。但经济危机过后,油价必将回升,保守估计,也会回升到80美元左右,并在这个价位上下波动,在相当长一段内,这个油价会是常态。
二:中国是贫油国。当油价处于高位时,不但对中国的经济影响巨大,同时对中国的军事战略也产生巨大影响。
别说政府,就是老百姓也为之忧虑不已。这种无休止的开采,总有一天也会开采完的。美国石油储量比沙特还要多,人家也没有完全开发自己的,考虑一下环境问题吧!发展新能源才是出路
三:难以忘记,当年中国曾经向日本低价出口巨量石油,当然,那个年代我们太需要外汇了。假设如果当初不缺外汇不出口的石油,一直埋在中国的地下,那么在高油价时,这些被低价出口的石油会翻几倍?
四:美国日本至今不允许开采本国石油,因为石油是不可再生资源,是最重要的战略物资。这些年,因为石油而发生的战争,世界石油战争持续到现在,各产油国可谓是元气大伤。
鉴于以上四种原因,所以等油价达到80美元以上时我们再开采。这个阶段,用中国巨额的外汇储备购买外国石油。
具体好处如下:1。珍惜中国贫乏的石油资源;2。石油存在自己的国土上,战争时心不慌,比石油储备更有保障,何况石油储备也是用不了多长时间;3。现在开采出来价值仅40美元一下,而当石油达到80美元以上之后,这些节约下来的石油就翻至少一倍以上,目前,还有什么生意能翻倍增长财富?而油价的趋势是明摆着的。我们买美国国债,如今收益为零,而且还有一定风险!4。促使石油公司到国外采油,这符合中国经济可持续发展要求。5。应该给我们的子孙后代多留点。现在国际石油这么便宜,应该多进口点,多储备点,以备不时之需。
我们这几年为了石油焦头烂额,可想而知的未来我们的子孙更会为这个问题更加困苦不堪。其实操作并不难。
1、国家可以对停产的油田进行补贴,解决职工生活问题。(政府确实需要出钱。但假如陆续补贴100个亿,将来就可以回报100个亿的几倍之上)
2、石油的缺口可用收益为零的外汇大量进口。
3、加速铺设从邻国进口的石油管线,争取早日投入运营。同时加大海运进口石油。如今运价也低。今天的未雨绸缪,以后必将为石油问题而少闹点心。
威名霸金解读
笔者认为滞后于油井数量的油价也许会结束这一波反弹,迎来拐点。在过去21周内有20周美国石油钻井数量录得下滑,本周油井数量未能延续此前跌势,而是与上周持平维持在本轮周期最低,但很显然的是油井数下降速度已大幅放缓,目前可能正处于一个拐点位置;但是油价走势滞后于钻井数,笔者认为油价也可能将迎来反弹后的拐点。但目前还是属于一个多头趋势。
另外5月和6月是印度一年中最热的月份。报道称,位于该国北部沙漠之州拉贾斯坦邦的珀洛迪城出现51℃高温。此前的最高记录是1956年的50.6℃。虽然这显得不太人道,但原油多头们可能在拍手称快,因为印度热度爆表,也意味着这个国家的火电用油需求要飙升。因为印度主要靠火力发电和水电。但是因为煤炭严重不足,许多工厂为了解决停电问题,需自备柴油发电机。而且,因国内天气炎热,空调耗电增加也会导致国内原油需求升高。原油需求的增加会进一步刺激油价上涨。
投资,知易行难,价值投资的原理大家都会背,然而真正能做到知行合一的少之又少。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单丝不成线,独木不成林,合作是这个时代或者社会谈论最多的话题,现货原油沥青指导老师微信:kyy1831118,俗话说“万人操弓,共射一招,招无不中”,一滴水只有放进大海里才永远不会干涸,一堆沙子是松散的,可是它和水泥、石子、水混合后,比花岗岩还坚韧,一个篱笆打三个桩,一个好汉要有三个帮,等等……这些都是你我经常听到的,尤其在金融领域合作成为潮流化,普遍化的现象,只有默契的合作,才会让原本的投资变的更加的有利可图,授人以渔不如授人以渔!
文/笔者微信kyy18311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