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油美元体系确保了全球各国对美元及美国国债的强烈需求,因为进口石油的国家需要大量美元来购买石油,这些美元必须在公开市场上购买,这就造成了市场对美元的需求。如果不是为了进口石油,这些国家可能不会想要购买大量美元。因此,石油美元体系人为制造了市场对美元的额外需求。
众所周知美国是世界强国,世界货币大部分是美元汇率,经济、科学技术、人才储备都是一流,国家信用也是世界最强的,有很多国家买美国的国债也是因为这点。
国债是用国家的信用作为担保,持有美国国债是国家强大的表现,和在国际上的话语权,因为美元是世界通用货币,很多国家的外汇储备就是美元,黄金、石油、矿石和粮食等交易都是用美元,但是持有美国国债在美元不断的贬值的情况下,会面临着缩水的危险。
在众多数据表明美国表面算是全世界最有钱的国家,但事实上只是一个“负翁”,欠下的国债简直是一个天文数字。
中国作为全球第二大石油消费国,也一直是各个产油国争取的对象。中国在2016年第一季度原油储量每天增加787000桶,这是2014年以来的最高速度。不过,中国的原油需求并没有随进口而上升,3月中国总原油需求量为每日1030万桶,较去年同期下降2.5%,环比下降2.3%。中国进口量对油价的反应可以反映出中国官方对油价走势的预测。
面对中国这么大的原油市场,沙特开始不断的向中国抛出橄榄枝,已经不再继续和美国那么交好了,甚至出售比美国更廉价的石油给中国市场。如果沙特和中国联手,那么对于美国的经济来说,随时都有毁灭的打击。
近期国际油价虽频频走高,但比两年前的价格低了60%,那么中国的进口速度在高油价下会受到怎样的影响,如果进口量随着价格上升而下降,市场就可以基本确定中国不相信油价上涨会持续,沙特趁机向亚洲输送现货原油,抢夺俄罗斯市场份额。同时,美国页岩油也死而不僵,但基本可以确定中国会在低油价下增加进口量,缩减国际市场上原油供给过剩的规模,这是油价筑底的重要因素。
随着中国油田的日益枯竭,中国石油开采的日产量也逐渐减少。因此,中国对原油的需求量进口会上升,需求量上升,这使得沙特的日子会逐渐好过,相当于给沙特再造生命线。
石油与美元捆绑在一起令当时的沙特也无可奈何,虽说阿拉伯世界与以色列依然对立,但由于经济利益的捆绑,美国和沙特的关系却一直“表面稳固”。美国对沙特的支持是沙特维持其在中东阿拉伯世界领导地位的关键因素之一,沙特对美国的支持是令其维护世界货币霸权地位稳固至今。
然而进入21世纪,由于油价不断走高,美国开始大力开发国内的页岩油,并最终摆脱了对中东石油的依赖,沙特对美国的石油出口大大削减,直白地说,自2001年9·11之后,美国不但在石油上摆脱了对沙特的依赖,在经济上沙特也对美国影响很小了。两国在经济领域的关系弱化使得双方的共同利益不断削弱,这种削弱在没有分歧的时候显现得不明显,但出现巨大分歧时分歧就来了。现阶段,由于两国分歧加大,所以关系也开始不再稳定。
反观俄罗斯,它对美国早就恨得牙痒痒。普京也在暗处静静等待时机,在货币地位的争夺战中,俄罗斯也有类似动作,并与亚洲多个主要经济体建立联盟,以削弱美国的霸主地位。同时,中俄两国也继续从天然气合作方面实现去美元化。再加上油价低迷,石油美元18年以来第一次从金融市场中流出,而且规模还在不断扩大。 然而,从当前格局来看,随着中国经济的崛起,以及中俄两国在去美元化道路上的各种尝试,这一体系正在摇摇欲坠,世界秩序也正逐渐摆脱美国霸权。
欢迎各位读者精彩点评,更多精彩内,欢迎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