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段时间印度在国际上可谓是“声名大噪”。目前已经成功超越英国成为世界第五GDP大国,仅次于美中日德。更是扬言要在2018年超越中国,在不知不觉中,印度已经悄悄地加快了经济发展的步伐,经济领域接连刷新历史记录:外汇储备突破1000亿美元大关,孟买证交所综合股指突破6000点大关,钢铁出口增长65%,服装出口增长22.6%,银行消费贷款上升30%种种指标表明,印度经济正处在56年来的最佳时期,势不可挡!
印度和中国作为全球最大的两个发展中国家,一直作为比较对象。在过去,印度人对中国经济的发展速度感到惊叹。然而,就在我们不注意的时候,我们一直嘲笑的三哥,正在悄然崛起,而且离我们越来越近,近到我们的脖颈都能感受到他们的呼吸!
比较中印两国的经济,通过简单、机械地把一个国家的GDP和另一个国家的GDP作比较,得出的一般共识肯定是这样的:中国的GDP增长大幅快于印度的GDP增长。很多人因此简单地认为,印度的发展似乎不那么成功。
但要知道,从新世纪开始,印度的经济的增长速度,在所有的主要经济体中一直屈居第二位,仅次于中国——这个情况在2015年发生了变化。当年印度经济增速已超越中国,而现在的一致预期是,未来这种经济增速差会拉得越来越大。
印度的崛起一部分得益于英国,作为曾经的殖民地。英国人为印度留下了完善的金融体制、私营公司的融资渠道比较通畅,市场秩序较好、资源配置以市场为主,它的银行体系有130年历史,股票市场也有百年以上历史。印度有1.5亿人以英语为主要语言,英语的普及使印度在信息技术服务和后台工作方面具有领先优势。
在印度的股票和债券市场,虽然歪曲真相的情况仍然相当普遍,但印度资本市场运转的效率和透明度都高于中国,印度已成为亚洲地区仅次于中国的第二大外资投资地,印度获得的外资在亚洲外国直接投资总额中所占的比例也有小幅度的增加,达到6.5%。印度在信息技术方面具有很强的实力,也往往被学者引为印度的重要发展优势。
而印度的政治稳定性、国家的民主以及基础良好的金融体系、不断完善的基础设施和商业环境以及印度正在加快开放,融入全球经济一体化的进程中均为印度经济未来的增长奠定基础。印度的官方政策并没有刻意将资金导向制造业,由于没有政府的干预指导,印度经济已经形成了一种良性但却不同寻常的结构。印度方兴未艾的服务业使得该国经济在新兴市场国家中显得与众不同。除旅游业和洗钱业外,没有哪个与印度处于同一经济发展水平的国家敢吹嘘自己的服务业也具备全球竞争力。
我们面对一个经济增速已经超我们的大国,有人却因为印度的种种问题,而选择性的忽略它的崛起。殊不知十几年前的中国也曾贫穷、落魄,有很多外界看来匪夷所思的地方。如今中国不一样成了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吗?我们一直担忧中国经济放缓,会不会步日本这样发达国家经济的后尘,却从不焦虑,身旁的印度会不会在未来悄然追赶上我们,鸠占鹊巢,以致让中国无路可退?
这才是最可怕的:对当今的中国来说,可能形势没有到生死存亡的境地,但如今的中国,放眼望去,新经济的增长引擎在哪里?我们凭什么有信心,一定能取得转型的成功?如果短期,甚至比较长一段时间,产业转型升级的前方战场都没有突破,还有没有位置供我们退防?
或许稍微清醒一点的人都知道答案:我们没有退路了,因为我们身后有印度!此时此刻我大中华又该如何?我陷入了深深的沉默当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