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夏目:从马太效应来看如何合理的投资理财?
【经济学中的“马太效应”】
《新约·马太福音》中有这样一个故事,国王远行前交给3个仆人各一锭银子,并让他们去做生意。国王回来后,发现第一个仆人已赚了10锭银子,第二个仆人赚了5锭银子,第三个仆人因为怕丢失,一直包在手帕里,最终还是攥着1锭银子。于是,国王下令将第三个仆人的1锭银子没收后奖赏给第一个仆人。国王降旨说:“少的就让他更少,多的就让他更多”。这个理论后来被经济学家运用,命名为“马太效应”。该效应反映贫者愈贫,富者愈富,赢家通吃的现象。不过,“马太效应”也有“缺陷”:只是对短期趋势理论的一种假说,难以证明普遍的真理性。比如,难以解释在很多领域存在的“后发优势”现象。更多投资故事可关注刘夏目唯心共重号刘夏目
“贫穷者要变成富人,最大的困难是最初几年。开头的5年可能是最艰苦的日子,不过,接下来会越来越有乐趣,且越来越容易。”张雪奎用财智学中的一则财富定律来证实“马太效应”确实存在:对于白手起家的人来说,如果第一个百万花费了10年时间,那么,从100万元到1000万元,也许只需5年,再从1000万元到1亿元,只需要3年就够了。不过他认为,这一财富定律同样传递出一个“正能量”:努力拼搏度过最初的“艰苦日子”,已有丰富的经验和启动的资金,就像汽车已经跑起来,速度已经加上去,只需轻轻踩下油门,车就会疾驶如飞。
【用好“马太效应”】寇181+5940+173=成功
看看我们周围,就可以发现许多马太效应的例子。朋友多的人会借助频繁的交往得到更多的朋友;缺少朋友的人会一直孤独下去。金钱方面更是如此,即使投资回报率相同,一个比别人投资多10倍的人,收益也多10倍。
对于企业经营发展而言,马太效应则告诉我们,要想在某一个领域保持优势,就必须在此领域迅速做大。当你成为某个领域的领头羊的时候,即使投资回报率相同,你也能更轻易的获得比弱小的同行更大的收益。而若没有实力迅速在某个领域做大,就要不停地寻找新的发展领域,才能保证获得较好的回报。
这是个赢家通吃的社会,善用马太效应,赢家就是你。
撰稿人/刘夏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