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杰世金盘(jsjp666)
在G20峰会宏观经济成果中,美国方面也给出来一个格外引人瞩目的承诺:“美方致力于继续推动以更高的国内投资特别是基础设施投资和国民储蓄为特点的强劲、可持续和平衡增长”。
所以为什么特朗普会上台?因为特朗普最支持美国大力发展基础设施建设!我大中国最擅长干啥?除了中国制造,我们还有中国建造:铁路、公路、机场、港口。看似惊心动魄的大选,实则尽在运筹帷幄之中。
在美国大选期间,特朗普曾明确主张增加基建投入以重振制造业,称基础设施应采用美国制造的商品,资金投入额将高达5000亿美元以上。我们按未来人民币对美元的汇率,也差不多有3.5万多亿人民币了。
在11月9日其上台首秀的演讲中,更是坚定的说到:“我们将修复我们的内陆城市,并重建高速公路、桥梁、隧道、机场、学校和医院。我们将重建基础设施,并且更重要的是,这些重建项目会给数百万人带来工作”。
从根本上来说,基础设施建设是一种内需投资的经济发展方式。美国大力发展基础设施建设,对其它发达国家也会有一定的带动与示范作用。
但是出乎意料的是,美联储主席耶伦对特朗普大规模财政刺激计划的看法,耶伦在的新闻发布会上称,要让美国重新实现完全就业,“财政刺激并非明显必要”。她警告称,“决策者必须要把债务占GDP的比重纳入考量”,并对减税计划到底能否改善经济及生产力提出质疑。
她在回答记者提问时称,在过去,她本人以及前任美联储主席曾经呼吁推出财政刺激,那是因为当时失业率远高于当前。而目前失业率仅为4.6%,劳动力市场稳固,财政刺激对于实现充分就业并非必须。
到底需不需要“4万亿基建”?
首先特朗普在竞选时曾称其经济计划是“美国历史上最亲增长的”,成功获选后的首次演讲中再次申明要将美国增速翻倍。
财政政策方面:特朗普在竞选时主张减税,他曾在纽约经济俱乐部的演讲中称其减税方案总规模为4.4万亿美元,全面涉及企业和个人,其中还提到将把所得税收入用于投资资助密歇根州等经济困难的洲。
企业方面:特朗普主张将最高联邦企业税率由现行的35%降至15%;
个人方面:主要包括提高标准扣除额至现行额度的四倍、废除遗产税、将股息及资本利得税税率限制在20%、将现行个人所得税累计档从7个简化为3个等。可以看出,特朗普在竞选时的减税主张意在通过减轻居民税负增加其实际可支配收入,从而实现刺激消费,拉动经济增长的目标,就当时提出的减税具体方向来看实施结果也对富人更为有利,譬如废除遗产税一项,传统意义上富人是缴纳遗产税的主要人群。
除减税外,大规模基础
设施建设投入是特朗普财政政策中的另一着力点。特朗普曾在竞选时强调若其当选将其基础设施投入至少是希拉里的两倍,在获胜之后的首次演讲中仍强调了“加大基建力度”。大选结果出炉后仅7小时全球股市开始反弹,原因之一正是市场冷静后对其财政政策方向的重新解读,对今后的大规模财政刺激较为期待,甚至出现了是否会出现“美版四万亿”的讨论。
但小编认为“美版四万亿”能否顺利实现仍需考量,已知的是在美国现有的经济政治制度下,全国上下大兴基建并非易事。
文章来源公众号(杰世金盘/jsjp168/信/jsjp6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