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美联储终于加息之后,多名票委将会进行轮换,而新人所持观点将直接影响到美联储今后的加息情况。李泽霖认为,特朗普及其共和党同僚会引入更多的鹰派人士,以抵消美联储内部的鸽派气息,有观点认为美联储可能陷入分裂。

北京时间本周四(12月15日)凌晨,美联储宣布加息25个基点,并且暗示2017年还会加息3次,而这与特朗普减税和提高财政支出的预期相关。市场普遍认为这个说法是偏鹰派的,至少不是很鸽。而在下个月,美联储理事会就会出现两个席位空缺,候任总统特朗普将会进行提名。考虑到共和党倾向于能大踏步地快速加息,因此被提名的很有可能是货币政策鹰派人物。
“随着鸽派的委员加入,意见逐渐向鸽派一侧偏移是可能的。”
因此,如果特朗普提名且获得通过的大鹰派提出了鹰派观点,不仅起到了中和鸽派观点的作用,甚至可能会破坏美联储内部本就脆弱的共识。

自特普朗当选美国总统以来,强势美元预期在不断增加,这主要表现在3个方面:
首先特普朗主张强势美元,美元进入周期性加息的概率不断增强,这将吸引全球的美元回流美国。
其次特普朗欲实施“里根时代以来最大规模减税”新政,这将吸引大量的国际资本涌入美国投资。
再次是通过惩罚性关税和政策松绑等,将促使正在全球投资布局、构建新生产业体系的新兴行业加速入住美国。
从汇率的角度来看,伴随着美元加息,受汇率因素影响,其他各国或将面临加息与否的囚徒困境。自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以来,许多经济体还未能真正走出危机阴霾,如若加息,或将陷入新一轮通缩危机;如若不加息,必将面临货币贬值、资产缩水和资金外流的风险,如近来欧洲意外延长第三轮量化宽松(QE3)、欧元迅速走低等。
从财税角度来看,受美国减税预期影响,各国将引发减税涟漪效应,竞相陷入减税竞赛。美国是想通过减税吸引制造业回流美国,从而扩大税源,通过扩大税源来维持财政平衡,但问题是制造业回流不会一蹴而就,且美国正面对着高达20万亿美元的国债,这犹如一个巨大的债务堰塞湖,稍有闪失,必将引爆新一轮债务危机。其他各国如果不减税,必将陷入产业转移危机,如若与美国同步被动减税,不但会加剧与美国的竞争关系,而且也面临被美国打压的风险,另外本国财政赤字也将随之扩大,这将导致其可调节的金融手段有限。
从货币角度来看,全球货币体系已风雨飘摇。自去年以来,受汇率因素影响各国货币贬值风险激增,卢布、欧元、日元、英镑、卢比等纷纷出现汇市急剧波动,由此引发的“去美元化”浪潮此起彼伏。另从欧元来看,英国脱欧已无悬念,而近来法国脱欧的呼声又起,欧元区似乎正由债务危机向欧元危机演变。无论是美元,还是欧元,其去留似乎都存在着矛盾和质疑,但在此局势下,人民币先是被纳入国际货币体系,继而又力推数字化货币,这又会否演变成为新的货币体系和格局?

纵观时局,随着强势美元回归,各国金融政策自身矛盾也将持续攀升,这二者之间相互胶着、相互滋扰,不但会约束全球经济增长的内生动力,也会延缓全球经济复苏的节奏,并且全球系统性金融风险随时被引爆的可能性也在不断增强。
——本文由李泽霖独家策划,转载请注明出处。未经授权,不得转载。笔者-微信:zyhj706483 扣扣:712988451【长按可复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