处在逆境不丧其志,登上绝顶不眩其目,未雨绸缪,防微杜渐,风雨来临方能安如磐石,坐怀不乱、矢志不渝,机遇来临,才不会失之交臂,这乃是投资之道
导读:随着美国与中国走入相反的经济轨道,美联储的加息将会给人民币带来巨大的压力。18日会议表明后期再次加息的可能性增大,人民币又该如何提前做好防备?央行会不会出手?
无论美联储是6月加息还是9月加息,都只是细节上的区别,加息的大方向是没有问题的,因此,美元与其他货币利差拉宽的优势其实才刚刚开始,美元的强势周期还远未结束,这是人民币汇率和中国资本流动必须面对的一个长期外部环境。
周三美联储会议纪要公布后,市场预期6月加息的可能性迅速上升,由纪要公布前的19%提高至34%。与此同时,市场预期7月加息的可能性也由纪要公布前的38%上涨至50%,9月加息的可能性则从57%上涨至65%。伴随美元强势反弹,人民币对美元贬值压力凸显,离岸人民币(CNH)与在岸人民币(CNY)兑美元的汇率差也在近期持续扩大。本周,人民币在岸与离岸价差一度扩大至2月份以来最高水平,接近套利盘的临界点。
美元继续上涨,但受获利了结影响回吐部分涨幅;纽约联储行长称6-7月加息合理;英镑连涨四日,终于不再是2016年以来表现“最差”的G-10货币,本周多项民调显示支持留欧阵营扩大,周四公布的英国零售销售数据也好于预期;日元兑美元上涨,日本央行行长黑田东彦重申,在必要情况下将毫不犹豫加大创纪录的货币刺激措施;标普500指数抹去今年涨幅,金价跌至三周低点,油价持平于48美元附近,对美联储政策最敏感的2年期美国国债收益率跌1个基点,至0.89%。华尔街情报恐惧与贪婪指标显示,人民币出现不寻常现象,一夜落入恐慌状态。
离岸人民币兑美元(CNH)周四在纽约交易时段上涨,和录得三连跌的在岸汇率形成背离,且未受人民币中间价调至2月以来最弱水平的影响。
美元持续走强,我国央行可谓面临两难局面。如果让人民币跟随美元走强,在经济疲软下将形成本币高估,并严重损害出口,极易引发市场悲观情绪。如果放任人民币贬值,同样引发资本外流,所以,只能通过不断干预的手段,将人民币兑美元汇率控制在一个“合理”区间,并强调人民币与一篮子货币挂钩的重要性。
在维系人民币稳定上,央行已经尽了最大的职责。但是,一国货币汇率稳定,关键取决于该国长期财富增长能力,是市场信心和经济基本面集中体现。转变经济基本面,则在于社会经济结构深度调整,这远远超出央行能够控制的范畴。
笔者(杨阳)简介
混过名校,厮杀于股市和期货、现货市场数年。如今专家甚多,高谈阔论,自觉不敢苟同,经济本该理性,奈何阴谋论四起,骂娘声不绝,甚觉无聊说点实话以道“中国经济之真相”。吾作狂放之言,以贻志同道合者。
投资永远不要得意忘形,忽略了风险的存在,无论是顺境还是逆境,牢记风险管理。行情瞬息万变,实时行情关注微信suansuanyyi获取更多精准现价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