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aa123213打卡获得10积分
  • 张尧浠 打卡获得15积分
  • aa123213打卡获得15积分
  • aa123213打卡获得15积分
  • aa123213打卡获得20积分
  • 汉声集团SinoSound打卡获得15积分
  • aa123213打卡获得15积分
  • aa123213打卡获得20积分
  • 张尧浠 打卡获得20积分
  • aa123213打卡获得10积分
  • 张尧浠 打卡获得20积分
  • aa123213打卡获得15积分
  • 张尧浠 打卡获得20积分
  • aa123213打卡获得20积分
  • 张尧浠 打卡获得10积分
  • jxy打卡获得20积分
  • jxy打卡获得10积分
  • 张尧浠 打卡获得15积分
  • lywmx77打卡获得15积分
  • 金论非凡打卡获得20积分
  • 何小冰打卡获得20积分
  • 张尧浠 打卡获得20积分
  • aa123213打卡获得15积分
  • 宝星环球打卡获得10积分
  • 张尧浠 打卡获得15积分
  • 张尧浠 打卡获得10积分
  • 张尧浠 打卡获得15积分
  • 闫瑞祥打卡获得15积分
  • 张尧浠 打卡获得15积分
  • 趋势感悟打卡获得20积分
我要打卡

中石油“暗度陈仓”,联盟产油国,一度灭油价之火!
  浩然论天下8 2016-05-21 17:53:38 330

文/浩然金道(投资交流hr6595036)

导读: 在遥远的非洲,有这么一个国家,它丰富的石油储量因历史及现实等各种因素制约,无法得到充分的开采与利用。而它的石油业的未来或将取决于与中石油的关系……

位于红海沿岸、撒哈拉沙漠东端的苏丹,被联合国等组织界定为地球上“最不安定的国家”。5年前,历经数十年内战,这个国家一分为二,最终换来了南苏丹的独立。

对于中国石油公司来说,这个国家具有时代标杆意义。上世纪80年代,当西方国家的石油公司陆续退出苏 丹后,中石油在上世纪90年代中期挺进战火连连的苏丹,进行石油勘探、开发。短短数年,中石油便发现和开采出大量石油,并帮助苏丹建立起了现代石油工业体 系,使得这个地球上曾经最贫穷的国家一跃成为非洲经济增长最快的国家之一。(投资交流hr6595036)

在苏丹,中石油的LOGO就是一道金字招牌。但好景不长,苏丹混乱的政局让中石油陷入泥潭。尤其是2011年,苏丹南北分治,中石油从此被夹在了南北苏丹之间,地位尴尬。此后,这个拥有整个苏丹地区石油探明储量75%的新国家内部武装冲突不断,石油工业备受打击。

从2011年至今,南苏丹国内形势并没有向好,并且持续恶化,武装冲突不断。每次武装冲突,率先受波及的可能就是油田和管道。一边是石油,一边是炮火,这是中石油在南苏丹处境的真实写照。

进退两难南苏丹地区不断发生的武装冲突让投资者望而却步。过去近十年,中国公司海外投资的很多项目都遭受了很大冲击,其中,在非洲的损失是最大的,而能源和资源类企业又更为突出。主要原因还是当地的政治环境。

除了投资减少外,另一个重创南苏丹的是国际油价。国际油价持续低迷正重创着全球的石油公司,中石油亦 不例外。今年一季度,中石油净亏损137.85亿元,成为当季上市公司亏损之最。油价低迷对南苏丹经济的冲击更大,该国98%的经济收益来自于石油。油价 低迷导致南苏丹的经济开始陷入危机,该国货币贬值了11倍。(投资交流hr6595036)

南苏丹的原油日产量为16万桶。这个数字仅相当于2011年的一半不到。南苏丹的原油产量取决于中石油。中石油拥有苏丹大尼罗河石油作业公司40%股权,油田的勘探、开发及管道运输亦多倚仗于中石油。

但现实情况是,由于中石油需要补贴给位于北部的苏丹政府每桶约24美元的灌输费,再加上处理费、环保 费,“三费”加起来,按照目前的油价,中石油每卖一桶油都在亏损。但另一方面,南苏丹政府却又不允许油田停产,“他们的理念很简单,那就是以前你们在这里 赚了很多钱,现在理应维持生产。”

这让中石油陷入进退两难的境地。一方面,中石油必须按照南苏丹政府的要求继续生产;另一方面,每卖一桶原油又必须承担为数不少的亏损。

海外样本在中石油的诸多海外投资中,苏丹石油项目被认为是中石油“走出去”的一个成功样本,也是中石油在海外第一个投资项目。前中石油董事长周吉平曾如此概述前往苏丹的原因:

“在国际上,由于美国制裁苏丹,许多石油公司还在观望、等待的时候,中石油抓住机遇,投资苏丹。在别人还认为是风险的时候,果断地抓住风险后面隐藏的机遇,就会处于领先地位。”

中石油进入苏丹,恰逢西 方石油公司对苏丹石油投资望而却步之时。早在1960年代,由于缺乏开发石油的资金和技术,苏丹政府曾邀请意大利阿吉普和英荷壳牌在北部地区勘探,美国雪 佛龙亦同期进入苏丹。西方石油公司于1976年在苏丹港附近的苏阿金(Suakin)发现了天然气田,此后陆续在南部地区发现大型油田。(投资交流hr6595036)

苏丹南方战争之后,雪佛 龙公司三名雇员被反政府游击队杀害,该公司决定放弃开采权,撤离苏丹。1997年美国政府开始制裁苏丹,西方石油企业遂全部撤出。在美国的制裁下,苏丹政 府将橄榄枝抛向了中国。彼时,中国刚刚从石油净出口国变为石油净进口国,改革开放带来的经济腾飞使得国内对石油的需求愈来愈多。为满足国内需求,国家石油 公司“走出去”开始提上议程。

1995年,苏丹总统巴 希尔访华,提出希望中国公司到苏丹勘探开发石油,帮助苏丹建立自己的石油工业体系。此后,中石油与苏丹政府达成了一系列石油合作项目。中石油管道公司员工 第一次踏上苏丹是在1999年。中石油员工说,当年的条件十分艰苦,自然条件恶劣、后勤补给滞后、当地局势动荡。

1999年8月30日,苏丹第一批出口海外的石油离开苏丹港,驶向国际市场。中国石油尼罗河公司HSE部副经理金劲松接受采访时说,“从那天开始,苏丹就进入石油出口的新纪元”。

但中石油在苏丹的石油投资并非一帆风顺。在输油管道贯通之后,围绕着石油产业爆发的武装冲突开始出现。2001年8月5日,位于黑格里格油田基地的泵站曾突然遭到苏丹反政府武装的猛烈炮击。当时,在泵站工作的所有外国人均撤离了,只有中国员工始终坚守在工作岗位上。

新困境在双方的合作过程中,中国在苏丹的石油投资逐渐显现出与西方国家的石油公司不同的运作特点。中石油除了投资,还帮助培训苏丹石油工人,并派遣苏丹工人去伊拉克、利比亚等其他地区进行石油开采。

单从收益上看,中石油在苏丹的投资累计超过70亿美元,大多能在很短时间内收回投资,并保持投资回报率在15%以上。例如,在1/2/4区和管道项目中,中石油出资7.5亿美元,投资回报率达17%以上。

中石油在苏丹的处境从 2011年开始多次陷入困境。这一年,南苏丹政府独立。中石油在苏丹地区的石油业务开始进入了一个新的时期,被夹在南北苏丹之间,地位尴尬。当时,有关中 石油在南苏丹的石油权益将遭受巨大损失的传言甚嚣尘上。尽管中石油在南苏丹的石油业务依旧在开展,但却坎坷不断。

南苏丹的原油探明储量占了整个苏丹地区的75%左右。但南苏丹政府发现,它并没有炼油厂,产自南苏丹的原油必须通过输油管道输送至北苏丹的喀土穆炼厂进行炼制,再通过位于北苏丹的30万吨级油码头苏丹港出口。

由于受制于北苏丹,南苏 丹总统基尔在国内不断试图用自己控股的公司Jarch, Ltd,取代“大尼罗河”,并要修建南苏丹朱巴至肯尼亚拉穆港的新输油管,摆脱对北苏丹的依赖。事实上,自2011年独立之后,南苏丹政府曾一直致力于吸 引国际资本进入本国石油产业开发,以期摆脱过分依赖中石油的现状。

2013年12月15 日,南苏丹爆发了大规模的暴力冲突,造成500人死亡、800人受伤。随后,中石油撤离了部分员工,但依然留守了少部分员工坚守在油田确保油田继续生产。 而油田外方人员则全都撤离。另一次冲突则是发生在2014年1月份。当时反对派武装打到了油田附近,在合资公司外方人员全都撤离的情况下,中石油依然留有 21名员工在现场维持最低限度的生产。

这两次中石油员工坚守油 田不撤离的做法,让南苏丹政府开始改变对中石油的看法。上述中石油员工说,当地政府对我们的态度可以说是180度大转变。此后,中石油与南苏丹政府的合作 开始好转。如今,南苏丹正在组建联合政府。由于反对派在联合政府中控制着农矿部、内政部、交通部等与企业相关的部门,这对中石油来说,又是一个新的开始。

笔 者(投资交流hr6595036)目前中国的经济面临转型,但前景却是非常明朗,而金融市场越来越大,投资者参与越来越广,沥青、原油、铜作为一种重要的 投资组合工具,双向交易既可以分散风险,又能获得较高收益,近年来正逐渐被越来越多的人所熟知,从投资的角度来看,无论是短期、中期还是长期,回报都是相 当可观的。

【郑重声明】本文由友财网用户上传并发布,友财网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友财网立场。未经作者许可 ,不得转载。若因发文图片引起的版权问题,友财网不承担任何版权责任。如有版权方请联系我们删除!
字数:0
我来叨两句
最新评论
浩然论天下8 分析师

专业研究世界经济理论,中国宏观经济,有过硬的技术功底及市场预判能力,擅长于各技术指引!本着“利己则活,利他则久”的理念,以更客观的角度对客户进行技术分析服务,以多年经验研究了一套自己的交易技巧。

关注
总篇数6 粉丝0 人气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