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aa123213打卡获得10积分
  • 张尧浠 打卡获得15积分
  • aa123213打卡获得15积分
  • aa123213打卡获得15积分
  • aa123213打卡获得20积分
  • 汉声集团SinoSound打卡获得15积分
  • aa123213打卡获得15积分
  • aa123213打卡获得20积分
  • 张尧浠 打卡获得20积分
  • aa123213打卡获得10积分
  • 张尧浠 打卡获得20积分
  • aa123213打卡获得15积分
  • 张尧浠 打卡获得20积分
  • aa123213打卡获得20积分
  • 张尧浠 打卡获得10积分
  • jxy打卡获得20积分
  • jxy打卡获得10积分
  • 张尧浠 打卡获得15积分
  • lywmx77打卡获得15积分
  • 金论非凡打卡获得20积分
  • 何小冰打卡获得20积分
  • 张尧浠 打卡获得20积分
  • aa123213打卡获得15积分
  • 宝星环球打卡获得10积分
  • 张尧浠 打卡获得15积分
  • 张尧浠 打卡获得10积分
  • 张尧浠 打卡获得15积分
  • 闫瑞祥打卡获得15积分
  • 张尧浠 打卡获得15积分
  • 趋势感悟打卡获得20积分
我要打卡

【思元霸金】低油价下的繁荣:全球炼油业复兴能持续多久?
  思元霸金 2016-05-21 10:16:55 266

作为交通运输领域的重要能源,石油尽管仍将在该领域占统治地位,但未来需求的增长则将面临着诸多不确定性,这将是全球炼油行业面临的重大挑战。一起来看看能源行业研究者兼高级经济师——林益楷的深度分析。

在高油价时代,从事上游油气勘探开发的企业享受着高额利润回报,一些中下游炼油企业则陷入“薄利”甚至亏损的境地。然而,随着2014年下半年以来国际油价一路走低,全球上游油气业务遭受重创,炼油业务则成为本轮石油寒冬中的一抹亮色。
 

可是,新兴经济体增速放缓、气候变化、电动汽车崛起、燃油效率提高等诸多因素,无疑也给正享受低油价“红利”的炼油行业蒙上一层阴影。当前的全球炼油行业繁荣究竟能持续多久,如何看待全球炼油行业的未来?

低油价下炼油业的复兴

2016年3月,美国福克斯新闻网站刊登了一篇《三家能源公司将可能在2016年提高股利》(3 Energy Companies That Will Probably Raise Their Dividends in 2016)的文章,文章称,在低油价寒冬中,全球很多石油公司陷入亏损,股利零增长甚至“负增长”。但三家能源公司却可能在2016年提高股利分配,一家是石油行业的“老大哥”埃克森美孚,一家是中游管道公司Spectra能源公司,还有一家是下游炼化企业菲利普斯66。

众所周知,菲利普斯66是2012年从能源巨头康菲公司中拆分出来的,拆分后上游康菲公司成为全球最大的E&P公司,菲利普斯66则成为美国名列前茅的独立炼油商(2015年炼油能力达到12616万吨/年)。从2015年的经营业绩表现看,菲利普斯66的业绩表现可以说“完败”康菲公司。

菲利普斯66全年实现利润42亿美元,炼化板块实现利润26亿美元,与康菲公司全年巨亏44亿美元的形成鲜明反差。两家公司的股价表现和股利政策也截然不同,康菲公司2015年全年股价下跌超过30%,公司四季度被迫削减股利75%。而菲利普斯66去年股价上涨14%。四季度红利为0.56美元/股,同比增长12%,公司全年用11.9亿美元来派发股息。

同样交上靓丽业绩报的还有美国第一大独立炼油商瓦莱罗(2015年炼油能力达13848万吨/年)。该公司全年实现利润46亿美元,巨额的盈利让公司派发股利也非常“慷慨”,在去年三季度股利大幅增长25%的基础上,四季度股利再次上调20%。公司全年用于派发股利和股票回购的金额达37亿美元,股息支付率高达80%。

与菲利普斯66和瓦莱罗这两家独立炼油商相比,一些超级石油巨头的炼化板块规模也非常大(埃克森美孚、BP、壳牌、雪佛龙的炼油能力都进入全球前10名),在2015年上游板块利润大幅下挫的背景下,这些公司下游板块真正发挥了“中流砥柱”的作用,成为拯救石油公司业绩的“超级英雄”。

壳牌上游业务利润从2014年的165亿美元骤降至17.8亿美元,下游盈利则高达97亿美元。BP上游业务实现息税前重置成本利润为12亿美元,但下游赢利“创纪录”高达75亿美元。埃克森美孚下游炼化板块收入合计约110亿美元,同比增长35亿美元左右。雪佛龙上游业务亏损19.6亿美元,但下游盈利76亿美元。

炼油业务正在成为投资界的新宠。例如,菲利普斯66近年来得到股神巴菲特的青睐。此前伯克希尔曾长期持有康菲石油股份,在菲利普斯66分拆上市后,伯克希尔陆续减持康菲公司股份,转而建仓菲利普斯66。经过今年1月和2月份两次增持后,伯克希尔共持有7447万股菲利普斯66股票,占后者总股本的14.1%,总价值高达56.2亿美元,菲利普斯66也成为伯克希尔第六大重仓股。

一般来说,炼油业务业绩与油价存在一定的反向相关,这一举动也反映了股神对低油价下炼油业绩的长期看好。

全球主要炼油地区未来走势各异

2015年9月,欧洲中南部的小国瑞士发生了一件颇为轰动的事件。夏季干旱导致莱茵河水位降低,该国仅剩的唯一一座炼油厂 Cressier非计划关停,导致该国不得不紧急启动成品油库存。一些媒体评论道,在低油价导致全球成品油泛滥之际,这个贡沃、维多、摩科瑞等知名贸易商总部的所在地竟然发生这种事情,着实是个讽刺。

瑞士所面临的油品供应危机,实际上是整个欧洲炼油行业近年来所面临尴尬现状的缩影。近年来,受需求减少、环保要求日益严苛、税负重等多重因素影响,欧洲多地的炼油业务遭遇亏损,多家炼厂被迫转型或者关闭。数据显示,自2009年以来欧洲已经有22座炼厂关闭或者改变用途,被关闭的炼油能力超过200万桶/日,炼油能力下降23%以上。

当前的低油价使得欧洲炼油行业有复苏迹象。根据IEA的数据,2015年欧洲地区炼厂开工率从2014年的79.4%攀升至2015年的85.2%,加工布伦特原油的裂化毛利同比增幅达125%,达到7.55美元/桶,达到自2003年以来的最高水平。

尽管欧洲炼油毛利的增长给炼油商带来了喘息之机,但欧洲炼油行业深层次的问题依然存在。环保标准日益提高,电动汽车等新能源的替代效应增强,加上困扰欧洲多年的“汽油产能过剩、柴油产能不足”,从目前看欧洲很多炼油商并不能很好地解决这一结构性过剩难题。分析人士预计欧洲炼油能力将进一步削减,当前的“小阳春”并不代表欧洲炼油行业的真正复兴。

与欧洲炼油行业形成鲜明反差的是,大西洋彼岸的美国炼油行业全面进入“繁荣时代”。得益于北美页岩革命带来的燃料成本优势,北美地区炼油厂正在成为全球最有竞争力的代表。2015年,北美炼油行业延续了此前几年的增长势头,很多炼厂开足马力生产,开工率基本稳定在87.8%,在三大地区中处于最高水平。炼油业利润率也维持在较高水平,根据IEA的数据,2015年美国墨西哥湾HLS/LLS裂化毛利9.5美元/桶,WTI原油裂化毛利高达16.98美元/桶,在全球炼油行业中“一枝独秀”。

预计未来数年,北美地区炼油行业仍将“高歌猛进”,继续填补西半球其他地区的供需空白。美国PIRA能源数据显示,2015-2016年美国新增炼油能力2285万吨,包括埃克森美孚、瓦莱罗等公司都在新建和改扩建一些炼油装置。预计今后数年美国炼油企业将加紧抢占整个美洲地区的市场份额,使其成为整个西半球主要的炼油中心(根据美国海关数据,目前美国燃油出口的三分之二,近280万桶/日,都是供给西半球的市场。美国炼油企业几乎满足了西半球其余国家日需求的1/4)。

而如果我们将目光转回亚洲,可以发现从该地区OECD国家和非OECD国家的炼油行业呈现了截然不同的图景。一方面,中东地区炼油行业呈现出火热的场景。沙特等国新建的多个千万吨级炼厂已投入运营,一些大规模炼油基地建设正在推进中。

有专家认为,中东第一波炼油扩能潮已经结束,并且已经开始了第二波炼油扩能潮,而第三波扩能项目将在2020年后逐渐投产。中东已经不仅仅满足于大量原油出口,而是努力扮演一个“区域性炼油产品出口中心”,预计其在全球油品市场将占有更加重要的地位。此外,中国、印度等国的炼油能力也有望继续增长。

另一方面,日本和澳大利亚等亚太国家的炼油行业则进一步萎缩盘整。在国内需求日益下降和燃料供应过剩情况下,日本炼油商正在加快业务合并,有机构预计到2017年3月日本炼油能力将削减10%。在澳大利亚,BP、壳牌和雪佛龙等国际石油公司也纷纷调整炼油项目。成熟市场油品消费力的日趋下降,已经成为包括西欧、亚太在内的多个OECD国家的共同挑战。

未来行业风险不容小觑

全球炼油行业未来发展前景如何?这首先取决于未来全球石油需求增长的潜力。基于对未来20年全球人口持续增长以及GDP总量翻番的预期,埃克森美孚发布的《2040年能源展望报告》认为,到2040年全球能源需求将在2014年基础上增长35%,其中60%的需求由石油和天然气来满足。BP则预测,2035年全球石油需求将增至1.12亿桶/日(年增幅为0.9%),低于天然气增幅(1.8%)。

研究机构伯恩斯坦(Bernstein)近期发布的“the future of oil demand”系列研究报告认为,0.1%的全球GDP增长和10美元/桶的油价下降会带动0.1%的石油需求增长。

尽管中国经济增速放缓,但未来五年世界经济增速会高于过去五年,国际油价则会不会太高(预计2020年末可能在60-70美元/桶左右),因此石油需求仍将继续增长,年均增幅约1.4%。其中,预计柴油需求在未来五年内将增长150万桶/天,未来15年内将增长300万桶/天;汽油需求将在2025年增长至2700万桶/天。

从中长期的视角看,石油作为大宗化工原料的地位是难以被撼动的(埃克森美孚预测2014-2040年间全球化工领域能源需求将增长50%)。作为交通运输领域的重要能源,尽管石油仍将在该领域占统治地位,但未来需求增长则将面临着诸多的不确定性,我认为这恰恰将是炼油行业面临的重大挑战。

首先,燃料效率提高将有效抑制油品需求。尽管当前汽油需求增长势头强劲,但燃油效率的提高将大幅削减油品需求,成为抑制油品需求增长的最大“杀手”。伯恩斯坦预计全球乘用车的燃油效率在未来10年内将提高23%,从2015年百公里9.4升提高至7.5升,使得汽油需求或可能在2025年左右就达到顶峰。此外,虽然大卡车燃油效率(0.6%)提高速度远低于乘用车(2-3%),但也将在2030年前后对柴油需求增长形成有效遏制。

其次,清洁能源和新能源的替代效应正逐步增强。近年来,新能源技术发展突飞猛进,竞争力大幅增强。从欧洲的情况看,2014年欧盟生物柴油和燃料乙醇需求比2005年分别增长了3.7倍和4.6倍,预计到2040年,欧盟生物柴油和燃料乙醇需求占柴油和汽油需求的比重将分别达到5.7%和7.4%。石油需求则将进一步萎缩,欧洲石油行业协会预计到2030年欧洲油品需求可能会比目前下降11%,到2050年则将下降30%左右。此外,按照激进的场景预测,伯恩斯坦预测2025年电动车可能占汽车总销量的5%-10%。到2040年,电动车可能占据超过25%的江山。如果这一场景成真,无疑将成为炼油行业的噩梦。

第三,全球应对气候变化进程对炼油行业的硬约束。《巴黎协定》首次将“1.5℃”作为全球应对气候变化的目标,传统石化行业首当其冲。一些欧洲国家已经提出“在本世纪后半段实现净零排放”的新目标。欧盟排放交易机制(ETS)要求炼厂为其排放的碳支付费用。世界各地也纷纷对炼油行业主要污染物排放标准以及油品质量推出新的更严标准,这无疑会增加炼厂成本,也将对炼油行业传统发展模式形成强大约束。

第四,警惕全球炼油行业自身产能过剩的风险。未来全球炼油市场的竞争将日趋激烈,沙特的新炼油商正在向欧洲和亚洲出口大量柴油和其他燃油,美国炼油业竞争力的提高不仅对美洲、欧洲市场会造成影响,对亚太成品油市场也会产生冲击。未来区域性油品供应过剩局面的可能性加大,将对包括中国在内的一些出口型炼油企业形成较大压力。而中国炼油行业的产能过剩局面已是不争的事实(虽然高端产能并不过剩),随着中国油品需求增长的逐步放缓,以及原油进口双权向地炼放开,国内炼油行业竞争将日趋白热化。面对国内炼油能力过剩与外部市场日渐饱和的双重制约,中国炼油企业发展前景难言乐观。
(文/笔者;专注研究贵金属,对沥青、铜、白银等贵金属投资有兴趣却无从下手或者已经在接触却并不理想的朋友,唯一官方薇-信:siyuan169)

【郑重声明】本文由友财网用户上传并发布,友财网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友财网立场。未经作者许可 ,不得转载。若因发文图片引起的版权问题,友财网不承担任何版权责任。如有版权方请联系我们删除!
字数:0
我来叨两句
最新评论
思元霸金 销售主任

国际现货黄金、石油研究分析爱好者,对全球经济有一定的研究,因为兴趣爱好所致,花费颇多精力研究国际现货黄金、石油,凭借长久以来的特殊盘感并结合多项技术分析,操作建议可执行率高,擅长于短线操作。

关注
总篇数16 粉丝0 人气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