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发景:周评!11.19-11.20油价暴涨暴跌原因解析,原油沥青天然气操作建议及多空单解套
过剩的欲望和过低的情商将成为频繁交易的根源,这或者将成为自我毁灭最快的捷径,一个人迷茫不可怕,可怕的是明知道迷茫还依旧,一个人错误不可悲,可悲的是明知错误还坚持。收拾好心态,让今天成为收割别人的开始!
张发景——美国石油钻井数重回9个月以来高点 油价等待欧佩克解救
美国石油钻井总数录得增加19口。数据公布后,油价短线下跌。本周油价对各国的减产态度十分敏感,尽管欧佩克减产的利好消息不断,但美元走强令油价涨势受限。美国原油产量增加后,美国至11月18日当周石油钻井数大增19口,为2015年7月以来最大周增幅,重回9个月以来高点,也是过去24周以来第22周增加;数据公布后美布两油短线下挫。欧佩克减产的利好消息不断传来,但美元触及13年半高位令油价涨势受限。如若要使油市达到平衡,则需要在2017年第一季度削减70万桶/日的产量。目前油市聚焦于欧佩克能否达成减产协议,张发景认为因其与沙特的市场份额之争远未结束让障碍仍然存在。而请求豁免的伊拉克虽然对欧佩克达成减产协议持乐观态度,但它却可能为限产支付补偿金,使得不确定性增加。
张发景——原油价格暴涨暴跌原因解析
周五(11月18日)欧市盘中,国际油价短线大幅拉升,缘于今天召开的OPEC多哈会议传来捷报,提振是11月底达成减产协议的预期!美国原油产量增加后,美国至11月18日当周石油钻井数大增19口,为2015年7月以来最大周增幅,重回9个月以来高点,也是过去24周以来第22周增加;数据公布后美布两油短线下挫。受助于市场愈发预计石油输出国组织(OPEC)在本月底将找到途径限制产量,油价本周大幅上涨。伊朗是限产协议的主要障碍。尽管伊朗未对产量提议作出回应,但其他OPEC国家给予伊朗产量豁免暗示了11月30日OPEC会议将至,OPEC内部可能更接近达成共识。再者俄罗斯能源部长诺瓦克本周与OPEC官员会谈后表示,对落实限产协议已经愈加自信。
张发景——现货原油沥青行情分析及后市展望
原油周一创新低完之后开始大幅反弹,最低点42.1,最高点46.5,周线在45.6以小阳线报收。关于原油下一周行情走势的分析大家看上面的原油周线分析图,原油突破51.6高点之后开始大幅下挫,一路突破下方(26-39.2-42.7)趋势线的支撑,而这条趋势线也将会有支撑转化为阻力线,原油下跌至(35.2-42.7)趋势线位置得到支撑,原油仍是升势还是转为跌势,关键在于突破趋势线之后的回踩是否有效,如果有效本周的回踩之后想会继续下跌,如果是升势,价格会回到(26-39.2-42.7)趋势线上方运行,往高点52位置突破向60关口进攻,反之原油会回落到三十多美元每桶的价位。原油下周可知后市是跌势还是涨,两条趋势线决定方向,在趋势不明朗的情况下,原油底部中线39.6多40.6多43附近多继续持有上看。
张发景——天然气行情分析及后市展望
从盘面来看,附图指标MACD与KDJ持续走弱趋势,上行动能依旧结合所处位置来看明显不足,上方受到前期箱体位置较为强力之压制,操作上继续布局高空,本周初已有论述,连续几日的向上突破无果,行情很有可能急转直下,如果有效突破下方防守位置4900一线,行情下方空间将被打开!日线图BOLL呈下行缩口趋势运作,上方MA5上穿MA10形成金叉运作,其他均线呈空头排列,附图指标MACD空头能量柱转换成多头能量柱放量,运作在0轴上方,DIF持续粘合DEA,震荡指标RSI上行,运作在20上方。在张发景老师薇信zhangfaj看来,多头还是有一定的上涨动力的,再看四小时图K线运行在BOLL中下轨之间的位置,BOLL呈缩口趋势,上方受阻于BOLL中轨的位置MA5下穿MA10持续延长死叉运作,附图指标MACD空头能量放量,运作在0轴下方,震荡指标RSI拐头上行,运作在20上方。综合来看,天然气价格预计会有一定的反弹上行,目前天然气已突破5000正数关口,一旦行情在5000上方企稳,那么天然气还的关注5200。
张发景——现货原油多空单解套策略
44.7美元附近有空单或者在跌破44.5美元后进行锁单操作的朋友,下周建议重点关注43美元的支撑情况。目前处于持续下跌趋势,加上欧佩克冻产协议机会渺茫,上方关注47.0美元的压制情况。操作上及时止损反手顺势跟进空单即可。谨防下周原油出现暴涨的情况,到时不是爆仓便是大损。近期的油价总是震荡趋势,油价在一波上涨后进行一轮下跌,再走震荡,总是让无辜的投资者进行来回扫损的节奏,为这些扫单或套单的朋友心痛,毕竟都是血汗钱。对于下周原油走势还是看好空头趋势,手上有套多空单的可以找到本人,每个人套单点位可能都不同,张发景老师会根据你单子的具体情况来作出分析。
本文由张发景分析师薇信zhangfaj独家策划,转载请注明出处。以上内容供参考。投资有风险,入市需谨慎。套单锁单操作不理想可与本人沟通交流。
文/张发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