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证综指未来12个月可以上升到3800,因政府支出激励生产者价格与盈利增长。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指数(PPI)直到2017年9月都将保持正增长企业盈利正在反弹,这个势头应能持续到2017年上半年,看好有资本支出或与政府基建相关的股票,还有券商股,非金融行业公司的净利润率看涨,因为他们与PPI的关系历来较为紧密。原材料、能源公司的利润率与PPI的关联度最高,制造业几无关系。
依据我们对盈利修复将由上游向中下游传递的判断,行业配置要逐步从上游向中游转移。建议关注钢铁、建筑、机械、军工、煤炭。1)现金流恢复较好且资本开支出现扩张的行业(建筑、化学原料等);2)处于政府扩张产业链上且库存水平较低的行业(煤炭、机械等);3)债务成本下行受益最明显的行业(煤炭、有色等)。主题投资布局“新动能补短板”,关注两条主线:1)受益补短板的“美丽城市”主题:装配式建筑(杭萧钢构(600477))、海绵城市(华控赛格(000068));2)新动能加强的市场化改革方向:混改(中国联通(600050))、债转股(海德股份(000567))、土地流转(辉隆股份(002556))、电力改革(广安爱众(600979))。
皮海洲:不惧“黑天鹅”的中国股市其实很坚强
今年的A股遭遇了一次又一次的涉外“黑天鹅事件”。这其中至少有三只大的“黑天鹅”。如6月15日,A股第三次被明晟公司拒之于MSCI指数的大门之外;6月24日英国脱欧事件公投表决结果揭晓;11月9日美国总统大选结果揭晓。面对这三只“黑天鹅”的袭击,A股市场的表现可圈可点。其中,6月15日A股大幅上涨1.58%,收出一根长阳。而6月24日与11月9日,A股均走出深V走势,把“黑天鹅事件”当成了洗盘的机会。A股不惧黑天鹅的袭击,面对黑天鹅的袭击,A股表现出了足够的坚强。
其实,不惧黑天鹅的A股,其坚强并不限于面对黑天鹅袭击时。实际上,自从历经了去年6月以来的三轮暴跌之后,A股从今年1月27日见底2638.30点起,就一直表现得非常的坚强,甚至很牛气。虽然从今年低点以来的涨幅来看,A股的总体涨幅十分有限,但这丝毫不妨碍A股坚强的本色。
毕竟今年以来,管理层一直都在加强对违法违规行为的查处,这其中就包括对操纵市场行为的查处。虽然从长远看,这是净化市场投资环境的有益之举,但就短线而论,这实际上是抑制市场投机炒作的,并不利于活跃市场。而从以往的监管来看,在行情低迷时,为了活跃市场,监管者通常会对违法违规行为,特别是操纵市场行为睁一只眼闭一只眼,而等到行情转暖后,监管者再来秋后算账。因此,如今这种监管方式,让市场长期处于监管的炮火之下。而在这种炮火之下,股市没有趴下,而是稳中有升。这就是一种坚强。
又如,今年以来,A股扩容不断。一方面是IPO加速发行,特别是进入今年下半年,每月的新股发行都超过20只。另一方面是大小非减持凶涌,特别是部分上市公司大股东出现“清仓式”减持。此外,上市公司再融资一如既往地狮子大开口,上市公司少则数亿,多则数十亿的再融资几乎没有间断过。这其中尤其值得关注的是IPO加速发行,这是在指数处于3000点附近进行的,实际上去年管理层救市时,管理层叫停IPO时的指数位置是4000点。在指数更低的位置反而加速IPO发行速度,股市却没有因此而下跌。这不能不说是一种坚强。
而A股市场之所以能够表现出这样的坚强,究其原因主要有这样几点。一是面对涉外“黑天鹅事件”,A股市场本身还不是一个完全开放的市场,涉外因素对A股影响较小,这是很重要的原因。二是经过了去年以来的三轮暴跌,投资者抗压能力得以提升,所以面对一些利空的袭击,市场往往都表现得比较淡定。三是国家队在市场中的护盘起到了维护股市稳定的效果,而且这种护盘又带动投资者逢低吸呐力量的增强,从而使股市难有大跌。
此外,监管部门监管水平的提高,也减少了IPO对市场的冲击。比如,IPO公司总体上以中小型公司为主,即便是大盘股的发行,也对募资额度进行了控制,从而减少IPO可能带给市场的冲击。而与此同时,监管部门又加大对IPO的检查力度,如今年1-9月终止审查首发企业有73家,其中,主动申请撤回企业55家,这给市场的印象是监管部门在对IPO质量把关。这也有利于稳定投资者的预期,减少对IPO的恐怕感,从而起到稳定市场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