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涵千金:11.17特朗普原油进口禁令能否成真?
寄语:成功往往离你很远,而失败常常跟随在你身边,我们要做的就是不断改变身边的不良习惯,好的习惯才是成功的开始,大家都知道木桶理论,劣势决定优势,劣势决定生死,这是市场竞争的残酷法则,这只“木桶”告诉我们要想提高木桶的容量,就应该设法加高最短的那块木板的高度,这是最有效也是惟一的途径。
近日,沙特阿拉伯表示不淡定,对特朗普发出警告称,若其真的禁止原油进口,美国经济将受强烈冲击,原因在于特朗普竞选期间放话要禁止原油进口。对此,紫涵认为沙特阿拉伯多虑了。毕竟,特朗普是美国历史上最会“作秀”的总统,他在竞选期间给出的许多“承诺”其实都是为了争夺选民的支持罢了。
可想而知,特朗普寻求能源行业变革是真的,但真正会如他所说发布原油进口禁令的可能性太低。为什么这么说呢?紫涵分析如下:
美国自给自足仍难以实现:
尽管页岩油的兴起和繁荣令美国很大程度上减少对外国进口原油的依赖,但目前还未能做到完全自给自足。美国每日仍需进口700多万桶原油才能满足炼油厂的需求。大多数炼油厂需要轻质也需要重质原油来维持运转。
美国国内大多数页岩油都属于轻质原油,而从沙特阿拉伯等外国进口的原油则属于重质原油。一旦特朗普禁止美国从沙特阿拉伯进口原油,那么短缺的中重质原油要从哪里进口?伊拉克?伊朗?俄罗斯?还是委内瑞拉?相信无论大型企业还是支持特朗普的小型企业都不希望自己进口原油的选择受到过多限制。
美国与欧佩克之间“相爱相杀”:
美国与沙特阿拉伯及其他欧佩克成员国之间的关系一直都十分错综复杂,而这主要源于美国的多重身份。美国既是全球原油生产大国,也是全球原油消费和净进口大国。
自1960年欧佩克成立以来,美国媒体就一直强烈谴责该组织破坏了自由企业的原则。一方面,美国指责欧佩克组织恶意垄断市场,人为哄抬原油价格损及美国汽车司机及其他消费者的利益。
而另一方面,美国又指责欧佩克向市场倾注过多原油,供应过剩压低原油价格,压榨美国产油商的利润。当然,欧佩克不可能任人唾弃。该组织也曾公开怪责1985年代原油价格危机期间美国产油商经营不力甚至破产给油市带来巨大冲击,当时甚至有美国官员请求沙特阿拉伯抬高原油价格拯救美国油企。
从它们之间的关系可以看出,在油市当中,产油国之间就像一个巨大的网络,“能源独立”是不明智的做法,因而美国完全切断与沙特阿拉伯的关系几乎不太可能。
美国独立油企与沙特阿拉伯关系特殊:
沙特阿拉伯及其他欧佩克成员国与美国中小型“独立”油企之间一向存在特殊关系。美国独立油企是原油价格暴跌中最为脆弱的一员,也是最令欧佩克担忧的一类企业。
美国的大型综合油企一向支持自由贸易,因为这样它们就能在生产国内原油的同时从外国进口原油丰富炼油产品。中小型油企则完全相反,它们对保护主义政策十分支持,因为这些政策可以避免它们因价格低廉的进口原油受损。
不过,美国中小型油企对欧佩克的态度比较摇摆。曾经在欧佩克建立之初,这类企业公开支持欧佩克,希望该组织能够限制国外各产油国的原油产量和进口。尽管最后事与愿违,但中小型油企也曾经从低原油价格中获益。中小型独立油企一直是特朗普的忠实支持者,它们对欧佩克的态度无疑会影响特朗普的能源决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