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28日至29日,OPEC和非OPEC国家在维也纳举行了产油国会议,就9月达成的协议进行限制产量协商。虽然产油国承诺将继续谈判至11月30日OPEC正式会议前夕,但本次会议未能达成具体限产方案,令阿尔及利亚协议面临威胁。此次会议,伊朗和伊拉克希望由本国提供的数据用于判断减产规模,而非独立第三方提供的数据作为依据。此外,伊朗和伊拉克均希望得到本次减产豁免权,伊朗希望将产量达到420万桶/日,伊拉克则表示,需要原油产量创造的收入才能打击越来越强大的恐怖组织伊斯兰国(IS)。欧佩克9月原油产量为3364万桶/日,创记录新高,主要来源于伊拉克和利比亚增产,据媒体调查显示,10月产出增长13万桶/日,至3382万桶/日,再次创下纪录新高。
而包括俄罗斯在内的部分非OPEC国家表示,希望OPEC内部先达成协议,再选择性地配合,但不愿意给出任何减产目标承诺。此前,俄罗斯能源官员称,如果OPEC就限产达成一致,俄罗斯政府仍愿意将产量冻结在一定水平。花旗期货能源分析师Tim Evans表示,如果OPEC成员国做出强有力的减产承诺,那么在俄罗斯人来看,这可能意味着可以选择不参与减产,而未来仍可得益于OPEC削减供应量所带来的油价上升趋势。俄罗斯9月原油产量为1110万桶/日,创后苏联时代记录新高,10月产出升至1120.4万桶/日,创下历史记录最高。
尽管OPEC 在9月会议上达成协议,但具体限产减产实施机制、计划或细节要等到11月技术性委员会(还未成立)研究后才能决定限产减产持续多久以及如何分配减产任务。而伊朗和伊拉克在本次会议上就产量数据提出异议,令最终达成协议增加困难。
自90年代中期之后,OPEC在评估各国产量时,采用两套数据:一套是各成员国政府的官方直接数据(Direct Communication),另一套是市场上不同独立数据源提供的各国产量数据进行均化后作为该国的产量(Secondary Sources),原因在于各成员国申报数据经常由利益驱使下被低估或高估。OPEC月报显示,9月伊拉克申报的原油产量较独立数据预测高出32万桶/日,委内瑞拉多出24.5万桶/日,还有安哥拉、尼日利亚及卡塔尔产出均高出独立数据源预测。
早在阿尔及利亚会议后,伊拉克已经站出来“喊冤”,称自己的产量被OPEC低估。本次会议上,伊拉克再次就产量数据做出质疑,加大了内部分歧,导致原油价格滞涨下跌。
接下来需要关注OPEC成员国下一次协议细节讨论会以及11月30日正式会议。
布伦特原油走势分析
布伦特原油自今年1月触底27.08美元之后,一度向上突破短中长期均线,形成上升趋势线。OPEC成员国在阿尔及利亚达成协议后,价格反弹至53美元上方,创下12个月新高。但是,10月产油国会议进入僵局,油价开始大幅回落,并且向下突破短中期均线系统和10个月上升趋势线。
目前,短期均线呈空头排列,日线MACD快线及慢线下穿零轴,周线MACD出现顶背离,Stochastic、RSI转空,布伦特原油价格存在继续下跌的可能性,下方关注200日均线和7个月上升趋势线支撑位。如果主要原油生产国的产出继续创历史新高,导致产能过剩恶化,同时OPEC成员国达成协议细节共识的预期进一步下降,价格将会向下突破200日均线及7个月上升趋势线,测试61.80%回撤率43.53美元和50%回撤率40.39主要支撑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