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全世界都在等俄罗斯的冻产或限产承诺,而沙特前石油大臣、欧佩克2014年“不限产”政策的设计师纳伊米给大家敲响了历史的警钟。
非欧佩克主要产油国俄罗斯、墨西哥、哈萨克斯坦和挪威等减产的可能性有多高。纳伊米在他任职的最后几年里总结出一个深刻的教训:非欧佩克产油国加入减产的可能性为“零”。
虽然这位德高望重的沙特老油长并没有提及最新的这一轮限产磋商,但他强烈捍卫两年前说服欧佩克执行的不限产政策。
他认为令市场重新平衡的最佳方式依然是让供应、需求和价格自由调节。石油市场远不止欧佩克。过去非常努力地想把大家都团结起来,让欧佩克和非欧佩克产油国站在统一战线,但其实大家并不想分担重任。所以,把一切交给了市场,这是重新平衡供需的最有效方法。让市场运行起来是最简单的方法,无论在过去还是现在。
如果沙特或欧佩克在非欧佩克主要产油国不参加的前提下减产,我们不仅会牺牲石油收入,还会丧失市场份额。纳伊米依然认为沙特不应该充当生产调节者,尽管低油价给现在的沙特带来了经济压力。历史来判断我们基于市场的政策是否成功。这种商品跟所有其他商品一样,具有不可避免的周期性。
沙特现任能源部长法利赫在今年五月取代纳伊米并采取不一样的做事方式。不管宿敌伊朗是否加入,沙特已经同意减产,并尽力说服俄罗斯和其非欧佩克国家共同减产。
法利赫认为,即使其他国家不加入,但即便小量减产也能提振油价并提高石油收入。目前看来,这种做法是奏效的,自从上月末欧佩克国家在2008年以来首次达成限产协议后,布伦特原油已经突破50美元大关,涨至一年高位。
纳伊米回忆称,俄罗斯国家石油公司首席执行官谢钦在2008-09年全球金融危机期间“不遵守”减产承诺。他还首次披露2014年11月在维也纳与谢钦、委内瑞拉及墨西哥官员开会时,俄罗斯和墨西哥都拒绝减产的情景。
如果是根据历史来看,那么欧佩克就不应该对俄罗斯冻产抱有太大幻想。因为2002年,欧佩克同意将产量削减150万桶/日,但前提是非欧佩克国家必须减产50万桶/日。
当时,俄罗斯承诺支持这一减产协议,虽然没有具体表明以何作为基准,但也提议将其原油出口减少15万桶/日。尽管如此,该国在2002年上半年的原油出口仍然上升了2%,原油年产量也提高了8.4%。
而且俄罗斯的产油公司一直表示,不可能在西伯利亚西部的永冻土产油区停产。那里大部分的油井需要使用油泵将原油吸到地表。在深冬季节,停产会增加设备失灵的风险。对许多老油田来说,重启油井设备的花费太过昂贵,加上原油流量低和含水率高,停产后再重启生产在经济上不具备可行性。
作为产量最高、增长最快的非欧佩克产油国,俄罗斯在驾驭油市上的作用几乎已达到了标志性的高度。自9月28日欧佩克在阿尔及利亚召开非正式会议、并宣称将达成减产协议以来,国际油价已经攀升了超过14%。然而,如果没有了俄罗斯的加入,欧佩克的减产努力将会戛然而止。
现货原油技术分析
昨日油价收出带上下影线的小阴线。油价上方最高升至50.58,下方最低位于49.47。油价昨日小幅收低,但高位交投形态犹存,48.90支撑效果犹存,后市继续关注能否站稳51上方从而打开上行空间。日图技术指标上看,布林通道中,油价位于上轨与中轨之间;短期均线向上。MACD红色动能柱收缩,随机指标走平;综合上看,原油上方初步阻力为51美元位置,下方初步支撑为48.90。操作上陈江阳建议高抛低吸。
市场上的操作,非赢即输,操作判断的正确率和失败率各占50%,而再加上人的各种心理因素影响,方向判断的成功率更低,这是一个客观的现实。震荡,这是在交易中最常见,也是频率出现最高的一种行情走势,而交易中最大的敌人就是自己,智商不决定盈利的多少,而情商却影响着赚钱的盈亏。每一次都清楚知道入场的理由的依据,记着,有些人生的经历是别人无法替代的。
文/陈江阳撰--薇信cjy03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