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志不立,天下无可成之事。赚钱之道很多,但是找不到赚钱的种子,便成不了事业家。自古成功在尝试。大家好,我是益金四海(现货贵金属分析师)在过去的几年内,世界发生了众多事件,伊拉克战争、美国五角大楼受到攻击等等,在些大事发生后,石油价格一路飙升。而作为产油大国的沙特阿拉伯笑的合不拢嘴,安心的做着自己的石油生意。从去年开始,国际油价大幅下跌,从最开始的140多美刀降到最低时候的20几美刀,这给沙特造成了严重的经济危机,沙特经济百分之九十依靠石油。


说到沙特人们总是会想到穿着白袍的土豪。而这一两年开始,沙特政府财政赤字严重,原本发给土豪们的福利也在一点点减少,没有工作的沙特公民也逐渐紧张起来。政府也提高了汽油、水电的价格,人们的生活压力越来越大。
曾经的沙特人,依旧穿着白袍,开着豪车,每当有出租车停到门口的时候,总会有一帮沙特人提起白袍,穿着拖鞋跟在出租车后面跑,边跑边问去哪里、去哪里? 样子十分滑稽。是的,越来越大的生活压力,迫使一些没有工作的沙特人干起了跑黑车的营生。我相信,如果沙特还打算依靠石油开生活,过不了多少年,他们又会回到曾经放牧的时代。


另一方面,美国与沙特的关系确实恶化到了多年未见的地步,在沙特政府威胁要抛售自己持有的数千亿美元美国资产之后,奥巴马赴沙特的外交“告别”之旅非但未能制造热络气氛挽回几分,反而通过一系列细节向世人进一步凸显了两国之间的冷淡:萨勒曼国王没有去接机,沙特电视台没有播放奥巴马与海湾合作委员会六国领导人的合影。
美国-沙特关系走到今天这样冷淡的地步,是多方面因素长期发展所致,在我看来并不意外。沙特与伊朗的竞争关系在可预见的未来难以缓解,但从自身利益出发,美国不可能长期耗费大量资源维持与伊朗的紧张关系,从而给他视为竞争对手的中俄创造把持伊朗市场的机会,因此必然要求沙特与伊朗改善关系,“找到一种有效方式共享这个地区,建立起某种冷和平”


益金老师认为:对于美国而言,与伊朗改善关系并要求沙特与伊朗和解,只不过是在一定程度上返回伊朗伊斯兰革命前那种更平衡、更有利于自己“四两拨千斤”的局面;问题是沙特已经习惯了伊朗伊斯兰革命之后自己分量空前加重的地位,要接受与教派宿敌分享影响力的安排,显然不会乐意。即使沙特内部有人主张接受这一安排,即使沙特权势集团最终不得不接受这种主张,也注定要经历一番波折。
美国与沙特矛盾对中国意味着什么?益金老师分析:就经济而言,美沙矛盾意味着国际市场油价将继续承压,因为沙特会为打压老对手伊朗而拒绝冻产,甚至进一步扩充产能;倘若沙特真个大规模抛售美元资产,收购这些资产也符合中国自身利益和美国利益。就政治军事而言,我们对美沙矛盾只应扮演安静的旁观者,绝不能幻想在美沙矛盾中横插一杠子。之所以如此,是因为我们的主要经济利益和国家命脉在于东部和海路,不在西路,中东并非我国核心利益所在,又是各类矛盾错综复杂之地,我国没有必要在如此远离中国的区域过度卷入矛盾漩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