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所周知,油产品是一个国家发展的基础能源,我们知道的沙特,迪拜等国家是产油大国,土豪云集!所谓靠山吃山,靠海吃海!油作为国家重要战略物资必然是有其存在的价值。
我们国家地大物博,采取可持续发展的道路也让我们的能源储备空前充足。就以原油来说,东北的大庆油田初次抽出这黑色的金子无疑对我过的发展加了一把十足的油!
最近的一个特大好消息就是在中华大地又发现了世界级大型油田!!!
随着时间的推移,矿产探索的进展逐步加大,目前在鄂尔多斯,塔里木和渤海湾盆地连续发现了8个亿吨级的大油田,并且我们可以确定的是塔里木是迄今油气储量最大的油田。可喜可贺,国内的原油产品不再需要完全依赖于进口生产。
新增原油的产量探明已有39.47亿吨,天然气有2.3万亿立方米!并且在煤炭这一块的查明资源储量达1886亿吨!铀矿也是储量丰沛,足以形成我国铀矿的开发利用的新格局!
现在矿产储量的基地群也有突破性的探发进展,中国的矿产资源渐渐在国际排名中上升。此次中国发现了大油田,对能源出口国又是“当头一棒”!此前中东、俄罗斯、美国等一致把目光投向中国,期望在这里能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中国给出的答案或许让他们失望了。中国虽然是第一大能源进口国,但是也不可能全部消化掉目前市场能多出的原油。
我认为,中国此次发现世界级大型油田无疑是影响各大产油国振兴油价的拦路虎,中国是第一大能源进口国,此次发型超级油田油价必将下降,各大产油国为振兴油价齐聚4.17多哈会议。但我认为会议结果不会理想。
中国已经获得伊朗阿扎德干油田的开采合同
据日本媒体消息,日本重启了与伊朗之间就油田开采的项目,日本在美国制裁伊朗期间也紧跟步伐,对伊朗采取了撤资措施。如今伊朗开始解除制裁,但日本在伊朗西南部阿扎德甘油田的石油开采项目可能要受到伊朗的反制裁。众所周知,日本对石油和天然气是非常饥渴的,日本本国没有这些资源储备,基本都靠进口,一旦伊朗关闭与日本的石油合作,那么日本的头就彻底大了。
在对伊朗制裁期间,中国并没有跟风行动,目前伊朗的大量亚音速反舰导弹就有中国的影子,特别是克萨尔轻型反舰导弹,就是中国和伊朗联合研发。
伊朗陆军的86式步兵战车就是中国根据伊朗的实战环境加强了装甲和火力,88式155毫米牵引式榴弹炮也是伊朗陆军绝对主力。伊朗海军甚至把基于中国C802反舰导弹的仿制弹安装到直升机上,陆军的米171改装后也可以反射仿制中国的反舰导弹。
如今伊朗武器制裁取消后,中国武器可以名正言顺进入伊朗军队,伊朗陆军对中国红旗-9颇为感兴趣。这款导弹你一定知道,就是被土耳其耍了一回的中土防空导弹合同,土耳其中标之后又撤销,着实令人可笑。目前中国已经获得伊朗阿扎德干油田的开采合同,这是世界上最大的油田之一。为了表示对中国的足够重视,伊朗目前仍然没有把日本纳入到阿扎德干油田的开采中,日本在2010年被伊朗撤销阿扎德干油田的开采权。
伊朗作为一带一路战略构想中的重要节点,除了石油天然气合作外,伊朗采购中国制造的防空导弹、主战坦克都有利于中国。目前伊朗已经成功试射努尔反舰巡航导弹,暗示其基本掌握了来自中国C802反舰导弹的技术。下一步很可能会进一步出售中国产红旗9远程区域防空导弹。
近日随着伊朗F-4鬼怪战斗机的坠毁,伊朗空军再次走入我们眼帘之中。去年伊朗核项目达成的协议使得中国向伊朗的武器出口得到了恢复。而伊朗目前的主力战机F-4,其实在1966年至1968年期间,美国交付给伊朗的,首批交付32架。主要型号F-4D、E战机。而在世界各地的现役部队中,伊朗的F-4D战斗机是最后一批幸存的同型号战斗机。
之后,伊朗在1971年至1979年之间共获得180架F-4E战斗机。由于两伊战争的战火,伊朗战机损失虽然不大,但是由于不会修理,导致100多架F-4战机在战争期间趴窝,甚至最惨的时候只有6架F-4能用。而两伊战争结束后,幸存下来的F-4D战斗机普遍作战能力不强,但是主要执行了近距离空中打击任务。
但是就是这样伊朗最后还是把F-4战机归纳为训练,因为他们的武器系统实在是不能用了。伊朗空军决定实行翻新,让一些战斗机重新拥有战斗力。伊朗空军接受了伊朗国有飞机工业公司升级F-4的计划,计划命名为朵兰项目。该项目分为两个阶段进行:第一个着眼于升级航空电子设备,第二个是改造武器系
但是伊朗本国实力太糟糕,那么怎么办呢?伊朗这个想到了中国!而中国对F-4鬼怪战斗机并不陌生。因为早年一架美国F-4战机被击落后我们实体测绘过。但是我们缺乏一架整体机,而伊朗正好也愿意提供F-4战机。双方一拍即合,由中国负责整体技术升级指导,伊朗负责最后维修。
第一阶段升级包括显示器、发动机仪表、其他数据等。最为主要的是采用了中国最新的雷达取代原有的美制雷达,加装了中国的新型高频/甚高频无。
第二阶段安装中国产的新式头盔显示器,并兼容武器系统容纳中国产的霹雳-7空空导弹和霹雳-12主动雷达导弹等。还加装了中国制造的雷达警报器和2部中国电子干扰器。
据俄罗斯媒体报道1架F-4在伊朗飞机工业公司进行最初的试验,这次改造加装了新式的雷达以及所需要的子系统。
最困难的地方是加装中国产的雷达,伊朗人表示好在有中国顾问和技术人员在旁边协助。双方经历了20个月、超过2.5万小时的加班加点后,该机在2011年终于完成大修。但是伊朗维修F-4战斗机确实是治标不治本。
最近中国与伊朗间最得到关注的话题就是军贸领域。中伊军事交流已经几十年。而近年来,中国可以向伊朗出售的武器范围包括:歼-10,导弹护卫舰,巡航导弹、红旗-9防空系统。先进的雷达系统、VT-4坦克技术、武直-10等等。
从上世纪90年代到本世纪初,中国一直是伊朗重要的军事技术来源。伊朗从中国获得的各式导弹武器在伊工业发展中扮演了重要作用。后来,或许是害怕给中美关系带来不利影响,中国总体上收紧了与伊朗的军事技术合作。未来中国可以向伊朗出口一些伊急需的武器。
中伊国防领域合作开启了新的机遇。在联合国对伊武器禁运5年期满前,中国就可在一系列方向上获得重大进展,比如中国肯定会在估值500亿的战机合同上发力。伊朗也将用世界最大油田来交换。
习近平主席1月23日抵达德黑兰,这是中国国家领导人14年来第一次对伊朗进行国事访问,将掀开中国、伊朗两个亚洲文明古国交往的新篇章。
笔者过去一年曾四次调研伊朗,23日当日,笔者所在机构还与伊朗政治与国际问题研究院共同承办首届中伊智库“一带一路”对话,深刻感受到伊朗正在处于发展潜力的“释放前夜”。
许多年来,中国对伊朗都显得相对陌生,忽视了目前伊朗正在成为中东头号区域大国的趋势。中国社会需要知道,当传统意义上的中东大国埃及、伊拉克、沙特、叙利亚、土耳其等国均因诸多变故对中东的主导能力被大大削弱的时候.
长期保持国家稳定的伊朗,借中东对手们实力衰退之机,推进什叶派势力的扩张,大幅提升在中东地区的话语权。伊朗的国际影响力达到了霍梅尼革命35年以来从未有过的高度,堪称“被崛起”。
为什么说伊朗在“被崛起”
第一,伊朗经济处在“喷发前夜”。根据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数据,伊朗2014年国内生产总值为5148.21亿美元,居世界第23位,也是中东第二大制造业强国。
伊朗是世界最大的能源资源国。石油和天然气综合考虑,伊朗是世界第一。伊朗目前拥有世界最大的石油、天然气联合储量,数据显示,伊朗当前的原油出口量为130万桶/天,预计明年恢复至2012年初210万桶/天的水平。
伊朗有“世界矿产博物馆”美誉,占全球矿产资源总储量的7%。目前铁矿石已成为伊朗对华出口增长最快的资源品种,显示油气资源之外中伊能源领域合作的新潜力。
伊朗经济与社会发展在美国制裁下压抑了36年。现任总统鲁哈尼执政以来,美伊双方频频释放改善关系信号,随着伊核谈判获得重大进展,任何国际形势缓和都能使伊朗发展“触底反弹”。较为扎实的工业底子、年轻而教育程度较高的人口结构,使得伊朗具有巨大的发展势能,只待合适时机喷薄而出。
第二,伊朗的“中东枢纽”地位正在变现。伊朗除了处在整个亚欧大陆中心以外,在现实经济和人文交往当中也扮演着非常重要的枢纽角色。当今世界发展的主要趋势和潮流,就是亚欧大陆真正成为这个世界秩序的中心,而不是继续由海洋国家来扮演领导这个世界的角色。
在亚欧大陆成为世界秩序中心的过程当中,伊朗的作用非常的重要,并且不可替代。伊朗和土耳其有着友好的往来,并且伊朗和俄罗斯是邻国,伊朗和中国又是有着2000多年历史友好交往的国家,随着制裁的解除,伊朗的“中东枢纽”地位正在逐步“变现”。
伊朗在中东有很大影响力,随着伊拉克什叶派政府上台,以及美国逐渐撤出中东,这种影响力有越来越大的趋势。伊朗认为“伊斯兰国”是重大的恐怖主义挑战,并已经出兵帮助叙利亚打击恐怖组织,也支持也门的胡塞武装。随着形势的变化,伊朗在也门、黎巴嫩、叙利亚、伊拉克、巴勒斯坦具有无可替代的影响力。
伊拉克西边接壤的是叙利亚,东边是伊朗,从而构成了一道什叶派新月带。随着两伊关系改善,这一新月带要道将贝鲁特、大马士革、巴格达和德黑兰紧密地联系在一起。
第三,伊朗的体制具有高度稳定性。根据宪法,伊朗实行政教合一、神权高于一切的政治体制,最高宗教领袖也是国家最高领导人;宪法还强调伊斯兰信仰、体制、教规、共和制及最高领袖的权力不容更改。
在最高领袖之下,还有总统、议会和司法相对独立。这种特殊的制度一定程度上保障了人民的选举权利,同时又使得精英阶层能够高度统一,增强对整个社会的控制能力。
为了应对西方国家的颠覆和制裁,伊朗自我衍生出了基于石油非美元结算的独立金融服务网络以及完全自主的根服务器,减少了外部环境对伊朗社会的影响,同时,对希望保持战略自主性的中国具有极强的借鉴意义。
为什么伊朗对中国很重要
由此看,中国需要以务实、战略、全球与长远的视角重新审视伊朗的至关重要性。
一是伊朗的资源对我国非常重要
如果伊朗生产和开采的石油、天然气通过管道输送到中亚和中国,中国可以享用世界上最稳定,最大的能源,这样也不需要中国通过马六甲海峡来得到能源,就摆脱了现在的困境。
中国可以从伊朗进口石油化工以及高分子产品,扩大进口资源的规模。随着全球油价走低,中国一直在东部沿海积极寻求填充新开发的战略性石油储备。
即使经济增速已经放缓,这些新储备仍有助于支撑中国对进口石油的需求。而伊朗能源出口的复苏,毫无疑问使伊朗的石油成为中国战略性石油储备的选择对象。
二是伊朗是“一带一路”的枢纽
从地理位置上看,“丝绸之路”的北、中、南、海四线当中,伊朗几乎都是必经之路,是丝绸之路经济带大棋盘中贯穿“一路一带”的枢纽,是该战略的关键一环。
从更大的视角来看,西亚、中东是连接亚洲、欧洲和非洲的交界点,而伊朗是西亚和中东地区最重要的国家。而且伊朗政治稳定,经济发展潜力巨大,外交上和中国有巨大共同利益,有伊朗这么一个战略支点,中国“一带一路”战略就有了坚固的支撑。
三是伊朗对我国的国家安全也很重要
伊朗是维护中亚稳定及保证中国新疆安全的重要伙伴,“伊斯兰国”(ISIS)近期以来的兴起,也在提升伊朗的全球地位。
伊朗与“伊斯兰国”的天然敌对性,使伊朗跃升成为阻隔快速变异式蔓延的各类伊斯兰教极端势力的首要屏障,是“中东反恐桥头堡”,对中国新疆形势及防范宗教极端势力浸透的战略意义重大。在反恐问题上,伊朗跟中国有着同样立场,伊朗希望中国能参与到地区反恐事务上来。
第四,尝试探讨提升中伊金融合作水平
当前中伊之间汇款、项目融资缺位、银联卡无法使用等金融壁垒,日益成为中伊扩大经济往来的基本障碍。长期以来,中国金融机构由于担心美国制裁而拒绝开展对伊业务。为解决这一问题,双方可参照相关经验,在货币互换、建立独立清算支付网络等方面,探讨绕开依附于美国的贸易结算系统。
直接建立双方资本市场互通渠道,形成人民币直接对伊投资机制的可能性。在商业银行领域,应探索通过适当方式办理现钞兑换、供应及回流业务,现钞防伪技术等合作办法,通过人员互访、培训、技术合作等方式,加强金融经验交流,这些金融探讨即便不落到实处,也定将起到警告美国减少西太平洋对华施压的作用。
第五,将提升对伊朗关系与平衡对美关系结合起来
从观念上坚信,发展对伊关系将有助于改进而非危害中美关系。美国将伊朗视为头号敌对国家,以此为基础威胁制裁与伊朗开展合作的国家或企业。事实证明,很多顾忌美国感受、顺从美国意志、进而忌惮增加对伊合作的国家,并没有换回美国的正向和同等回报;
相反,美国通常愿意向外交强势的国家做出让步。发展对伊关系将有助于在金融治理和地区关系上建立一个美国难以插手的“经济小循环体系”,成为中国可用来平衡美国的一种战略手段。
从积极面讲,中国应摆着愿意扮演美伊关系的调停者身份,化解美国就中国发展对伊关系的不满,进而扭转中美关系的不对称性,捍卫中国国家利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