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一(4月27日)美元指数小幅下滑,因部分国家逐步解封提振风险意愿,并降低对美元的避险需求,商品货币澳元、挪威克朗涨幅居前。金价(1710.14, -13.66, -0.79%)下跌,现货黄金收于1714美元附近,跌超15美元,因美债收益率上升,且市场避险情绪降温。美油6月合约跌逾20%,由于实物原油(10.95, -1.83, -14.35%)库存继续攀升,紧张不安的投资者纷纷逃离原油期货。
国际油价跌入负值,是自1983年开设轻质原油期货交易以来从未出现过的现象。延续隔夜跌势,4月21日WTI原油现货价格一度暴跌43%,跌破7美元至最低6.79美元。美原油交易所的6月、7月期货合约纷纷崩盘式下跌,6月合约一度暴跌逾40%,随后抄底盘入场,跌幅收窄。
早在3月24日,国际黄金市场便出现了黄金实物交割困难的现象。当日,国际黄金现货被指短缺,Comex实物黄金交割困难,各大银行的黄金报价也一度出现较大的波动。伦敦金银市场协会被指难以向纽约运送充足的黄金用于期货合约交割。
隔夜美股市场热闹非凡。道指狂飙550多点,逼近24000点重要关口;三大股指先后创下先反弹新高,携手迈入“技术性牛市”。受“超级电池日”影响,特斯拉继续狂飙9%,亚马逊创下股价新高。
美国等全球主要石油生产国达成历史性协议,将全球石油产量削减近10%,油价短暂上涨后下跌,美股股指期货下跌。
4月8日,人民币兑美元中间价大幅调升456个基点至7.0483,连续两日累计上调621个基点。被称为新冠肺炎疫情“次生灾害”的美元荒,在持续了大半个月后正逐步减退。继3月20日美元指数(100.1416, -0.0080, -0.01%)回落后,反映投资者恐慌情绪的VIX指数也于近日回落到50以下。目前美元荒还难言结束,不过人民币贬值压力在减轻。
全球疫情蔓延速度出现放缓迹象,市场风险偏好受到提振,周一欧美股市迎来大涨,美国三大股指均涨逾7%,道指收涨逾1600点。纳指涨7.33%,标普500指数涨7.03%。
在之前跌至1500美元以下后,黄金吸引了一些新的买盘,并在过去三个交易日走势积极的基础上进一步发展。